第599章 荀谌乱江东四(1 / 2)
九月秋猎演武之时,两万山越精兵已能熟练变换多种汉军战阵,如臂使指,号令严明。
臧霸对身旁荀谌叹道:“三月之间,竟能成此强军,先生真乃神人也!”
荀谌遥指东南吴郡方向,目光深邃,缓缓说道:“两万大军仓促成军,虽有一战之力,但离真正精锐还为时尚早。”
“宣高,是时候让江东鼠辈见识一下,何为我大汉铁军了。”
他低声道:“丹阳郡内,受孙氏压榨之豪强、百姓甚众,可密遣机警心腹暗中联络,约为内应。”
“我军可分作十数股精干小队,昼伏夜出。
或焚其粮草,或断其桥梁,或击其斥候。
使孙权疲于奔命,尾难顾。”
臧霸心悦诚服道:“先生果然智计过人!
此策必让那碧眼小儿吃够苦头。”
臧霸依计而行,将两万精兵多遣精干小队。
他与王敦、孙观、尹礼、金奇、毛甘等将领各率一队,如蜂蚁出巢,遍袭丹阳诸县。
周瑜派驻各地的守军不堪其扰,粮道屡遭劫掠,军心逐渐溃散。
九月某个雨夜,臧霸亲率五百敢死之士,冒雨突袭泾县。
荀谌于出前特意叮嘱:“将军切记,破城之后,当立即开启府库,散粮帛于民,我等军纪,须远胜孙军。
民心之向背,乃根本所在。”
此战果如荀谌所料,泾县守备松懈,一鼓而下。
臧霸入城后严令部属,对百姓秋毫无犯,并将部分缴获钱粮分与贫苦百姓。
消息不胫而走,丹阳百姓皆言“九华山有义师”
,前往投奔者络绎于途,甚至不乏暗中为义师传递消息的当地乡绅。
吴郡将军府内,孙权得报,又惊又怒。
拍案大吼道:“臧霸贼子,安敢猖獗至此!
公瑾,派精兵,踏平九华山!”
周瑜凝视着屏风上的巨幅地图,眉宇深锁,缓缓说道:“主公请息怒。
臧霸虽勇,然观其过往用兵,却无此番章法。
今番种种举动,背后必有高人指点,不可小觑。
今日丹阳之乱,恐皆出自此人之谋。”
孙权勃然大怒,猛地一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笔砚跳动:“刘昆老贼!
欺人太甚!
表面与我罢兵休战,暗地里竟行此鬼蜮伎俩!”
周瑜沉吟片刻,拱手道:“为今之计,可遣潘璋率五千精兵去泾县平叛。
同时广布悬赏,重金购求臧霸、金奇、毛甘等贼酋级。
然丹阳山高林密,臧霸现已得山越之心,恐非易与之辈。”
熹平八年九月,秋雨连绵不绝。
吴郡派出的五千精兵如黑云压境,大将潘璋身着金甲,外罩红袍,立马于泾县城外三里处的一座高坡。
“金奇不过三千乌合之众,依仗山势而已,今日必破此城!”
潘璋扬鞭,直指城头。
身旁副将低声提醒道:“将军,周都督有令,需严防臧霸率军偷袭。”
潘璋面露不屑冷笑:“臧霸若来,正好一并解决了,免我四处搜剿!”
辰时三刻,战鼓震天动地响起。
潘璋令旗挥动,二十架高大井阑被缓缓推向城头,箭矢如飞蝗般密集覆盖城垛。
金奇亲率部众死守,山越战士以厚重藤牌结阵防御,仍不断有人中箭惨叫着倒地。
“放滚木!”
金奇甲胄上已染血,怒吼下令。
城头砸下的巨大檑木带着呼啸声滚落,带起一片血雾,然而江东兵悍不畏死,如潮水般涌上架起的云梯。
战至午时,城楼已多处起火,黑烟滚滚,守军折损近半。
金奇甲胄尽裂,左肩插着三支箭簇,血流如注,仍持钺死战不退。
他嘶声激励部下:“弟兄们撑住!
臧将军援兵必至!”
未时刚过,潘璋本阵后方忽起骚动。
但见西侧山林中杀声震天,臧霸亲率三千埋伏已久的精锐杀出。
他一马当先,手中一杆长枪舞动如银龙翻飞,直取中军:“潘璋受死!”
原本队列整齐的江东军猝不及防,后军粮草阵地瞬间火起,浓烟冲天。
阵型顿时大乱,人马互相践踏。
潘璋见状,大惊失色,慌忙喝令停止攻城,转而迎击敌军。
乱军混战之中,他肩头中了一箭,血流不止。
见大势已去,潘璋只得率残部向宛陵方向溃退。
败军慌不择路,逃至鹰愁涧险要之地,忽听谷顶战鼓轰鸣,喊杀四起。
毛甘率三千山越伏兵尽起,滚石檑木如雨而下,封死退路。
“潘璋!
某等你多时了!”
毛甘持刀跃出,直取中军位置的潘璋。
潘璋虽负伤,犹自骁勇无比,手中长矛如毒蛇出洞,疾刺而出。
大怒道:“叛贼找死!”
两人激战十余回合,毛甘虎口迸裂,鲜血长流,刀法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