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刘表奉诏(2 / 2)

加入书签

不可任。

唐王念明公镇守荆州之功,故以重任相托。”

刘表踱步至窗前,望见院中银杏新叶摇曳:“荆州虽安,然东有孙权、曹操……吾若离荆州,此地恐生变乱。”

辛评轻笑:“明公多虑矣。

唐王已平北方,天下十得其七。

荆州虽重,然较之宗正掌皇族事务、序录嫡庶之重任,孰轻孰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压低声音,“且明公岂不见刘虞之子刘和?其父逝后,仍得唐王厚待,授吏部左侍郎之职。

明公若赴长安,必得唐王倚重,子孙无忧矣。”

刘表默然良久,辛评的话语在他脑中回荡,但更深层的忧虑却如潮水般涌来。

唐王刘昆与他同出鲁恭王一脉,这份血缘在太平年月是助力,在这乱世却可能是引来猜忌的祸根。

刘虞刚逝,这位新任唐王便如此急切地召他入京,美其名曰委以宗正重任,实则岂非调虎离山?

荆州虽大,却非铁板一块。

蔡瑁、蒯良等人,表面恭顺,实则各怀心思,与本土豪族牵连甚深。

他刘表单骑入宜城,费尽心血才勉强稳住局面,然而这些地头蛇从未真正臣服。

更何况,东有孙权虎视眈眈,时刻牢记孙坚之死的大仇心……

“吾若一走,这荆襄九郡,恐怕转眼就要易主了。”

然而,抗旨不遵的罪名同样沉重。

唐王已定北方,声势正隆,正好缺一个名正言顺征伐荆州的理由。

刘虞之子刘和确受厚待,但这份“仁慈”

之下,又何尝不是一种警示与挟制?

辛评的话再次浮上心头:“…子孙无忧矣。”

这话像绵里藏针,是许诺,也是威胁。

若继续留在荆州,与日益强大的中央对抗,前景莫测。

若顺从前往长安,虽失去了荆州根基,却或许能凭宗亲身份,在长安权力格局中谋得一席之地,为子孙挣个安稳前程。

刘表深知自己的优柔寡断有些误事,但此刻的抉择关乎着他这一脉的存亡。

罢了,眼下形势比人强,或许暂且顺从,以退为进,方是保全之道。

他长长吁了一口气,艰难地下了决心道:“先生之言甚是。

某……自当奉诏。”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