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哥和大家聊聊天(5 / 9)

加入书签

轮廓早已消失在沉沉暮霭与地平线下,唯有肩头的伤痛和心底的空茫提醒着他那场彻底的失败。

他这位自诩的“汉室宗亲”

,如今正被这个强大得令人窒息的新“大汉”

朝廷追剿如丧家之犬。

“咳…”

一阵咳嗽扯动了伤口,刘备的脸色白了极白,他摆手止住了简雍关切的询问,“无妨…弟兄们如何?”

“粮袋早就空了,最后一块麸饼…清晨给了伤重的李二。”

简雍的声音低沉下去,“若再寻不到吃食和落脚处,人马只怕…”

夕阳将卧牛山巨大的阴影拉得很长,山林间的风声如同呜咽。

一行人马踏着沉重的步子,刚行至山隘处,忽听得一阵急促锣响!

“哐哐哐——”

紧接着,呼啦啦从两旁林莽中涌出百来号人马,拦住了去路。

这些人衣衫驳杂,手持兵刃,面目凶悍,显然是一伙草寇。

为两条大汉尤为醒目:一个面如锅底,虬髯戟张,犹如铁塔般矗立,手中一柄鬼头大刀寒光闪闪;另一个体格雄健,目光精悍,挺着一杆铁枪,杀气腾腾。

那持枪的汉子率先开口,枪尖虚点,喝道:“此山是爷开!

要想从此过,留下马匹财物,饶尔等性命!”

声音洪亮,在山谷间回荡。

刘备心中一凛,正待强打精神周旋,身旁的简雍已抢先一步策马而出。

他脸上挤出些许笑容,尽管疲惫却仍努力保持镇定,拱手道:“二位英雄且慢!

动刀兵前,何不先识得眼前贵人?”

他侧身,恭敬地引向刘备,“此乃大汉皇叔、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公!

今虽暂困风尘,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终非池中之物!

岂是寻常商旅可比?”

那黑脸大汉——周仓,闻言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更大,仔细打量起刘备。

但见此人虽风尘仆仆,血染征袍,脸色苍白,却果然生得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眉宇间虽带倦色,却自有股不凡的气度。

他早年听闻过刘备之名,知其曾参与镇压黄巾,颇有仁德之声,心中不免动摇。

刘备适时地长叹一声,声音虽不高,却充满了真挚与悲悯,仿佛将一路的艰辛与对天下的忧虑都融入了这一极声叹息中:“备飘零半生,屡经坎坷,今日得见二位壮士如此雄姿,如暗夜得见炬火!

唉,若得上天垂怜,得豪杰如二位鼎力相助,匡扶汉室,拯黎民于水火,又何愁大事不成?”

说罢,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周仓二人,那眼神既有期待,也有毫不掩饰的赞赏。

周仓本是直性情的汉子,被刘备这番言语和神态打动,只觉热血上涌,当下不再犹豫,“当啷”

一声抛下鬼头大刀,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道:“俺周仓是个粗人,不懂啥大道理!

但今日极得遇刘公,如拨云见日!

若刘公不弃,周仓愿效犬马之劳,此生追随左右,绝无二心!”

裴元绍见周仓如此,极又见刘备确实气度不凡,也随之抛枪拜倒:“裴元绍也愿追随刘公!”

刘备大喜,连忙忍痛下马,亲自上前搀扶起二人,连声道:“得二位壮士,如旱得甘霖!

备之幸也!”

然而,他目光微不可察地一闪,随即吩咐道:“元绍兄弟,此地紧要,乃联络北方的要冲。

烦请你暂且留守卧牛山,为我等看守这条后路,招揽四方豪杰,以备将来之用。”

此言虽委婉,实则将裴元绍部众视为可随时舍弃的闲棋。

转而,他亲切地拍了拍周仓坚实的臂膀,“周仓勇力过人,便暂随我左右,早晚亦有倚重之处。”

周仓闻言,更是感激涕零,当即主动为刘备牵马扛刀,忠心耿耿。

进入汝南地界后,谋士简雍审时度势,向刘备进言:“主公,汝南一带,黄巾余部甚众。

其领刘辟、龚都等,虽被朝廷视为草莽,然其势不小,且对刘昆暴政必然不满。

若能得其助力,不失为一时之倚仗。”

(接刘备收服周仓、裴元绍后,继续向南行进)

离开卧牛山后,刘备一行人马虽得周仓及其部众的加入,稍得补充,但整体气氛依旧凝重。

刘备肩头的箭伤在颠簸中隐隐作痛,但他始终强忍着,不愿在新投的壮士面前显露脆弱。

周仓扛着那柄沉重的鬼头大刀,忠心耿耿地牵马前行,不时警惕地环视四周。

谋士简雍则面色疲惫,却仍强打精神,不时与刘备低声交换着对前路的忧虑。

时近晌午,一行人饥渴交加,行至汝极南地界一处荒废的村落附近。

但见断壁残垣间杂草丛极生,几间破屋的屋顶早已坍塌,显是久无人烟。

忽然,前方传来女子凄厉的哭喊声、男子粗暴的怒骂声以及兵刃碰撞的乱响,打破了荒野的寂静。

刘备与简雍对视一眼,皆露惊疑之色。

“周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