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王凌初会孙策(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江雾尚未散尽。

孙策已披甲执枪,立于历阳城头。

一面督促民夫加紧搬运库府囤积的粮草辎重过江,一面与周瑜点齐两万精兵,准备北进。

江风猎猎,吹得他身后的战袍翻卷不休。

而他的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历城的北方。

与此同时,汉军大营中,王凌早已得报,下令全军戒备。

营寨依山势而建,鹿角森然,壕沟纵横,旌旗严整,壁垒如铁。

弓弩手居高临下,刀矛森森,寒光映日。

军容之肃整,气势之森严,令人心悸。

孙策与周瑜率军抵达时,只见汉军阵列如山,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孙策勒马阵前,遥望敌阵,瞳孔微缩,心头一凛。

周瑜轻"

咦"

一声,手中羽扇微滞,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观其旌旗不乱,甲胄生辉,进退有度,绝非寻常扰袭之师统兵者,绝非庸才。

"

他目光如电,扫过了汉军的营寨布局。

只见弓弩居高,伏兵隐现,壕沟深阔,鹿角密布,显然深谙兵法,调度有方。

两军遥遥对峙,唯有战马不安的响鼻与铠甲摩擦的轻响在寂静中回荡,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孙策征战多年,同样感受到了对面汉军的强大,但他何曾惧战过?

他按捺不住胸中的熊熊战意,侧身问周瑜道:"

公瑾,要不要某去阵前挑战一番?"

他手中长枪已微微抬起,乌骓马感应到主人战意,不安地刨动着前蹄。

周瑜点了点头,羽扇轻摇:"

嗯,去试试汉军的领军大将也好!

"

孙策一夹马腹,胯下乌骓马长嘶一声,如同离弦之箭般蹿了出去。

不一会儿,孙策便打马来到了两军阵前。

他勒马而立,手中霸王枪直指对面汉军军阵,大喝道:"

某乃孙策孙伯符,对面是何人领军?可否出来搭话!

"

肃立汉军阵前的王凌瞳孔一缩,孙策孙伯符?果然是他!

他如今代表的可是大汉朝廷,不,应该说是代表的是自己的妹夫、大将军刘昆,绝不可能怯场。

就算是声名鹊起的江东孙郎又如何?他王凌还没有放在眼里。

想到了这里,王凌朝自己的副将低声吩咐了一声。

不一会儿,王凌策马缓缓而出。

他银甲白袍,虽然年纪轻轻,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凛然气度。

王凌勒马立于孙策十丈之外,目光如炬,冷声喝道:"

孙伯符!

汝父孙文台昔年亦曾为汉臣,曾与大将军一起讨董卓、扶社稷,天下称颂!

谁知虎父竟生犬子!

今日尔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狼虎之师越江而来,尔意欲何为!

?"

孙策正待开口,王凌却猛然抬手直指其面,厉声截断他的话头:"

休要巧言令色!

历阳以北即是伪帝袁术巢穴寿春,尔此时引兵来此,莫非是要与那僭越国贼、篡逆狂徒南北呼应,好教那无君无父之辈趁机遁走?”

“汝孙氏世受汉恩,竟甘为伪帝鹰犬,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九泉之下,尔有何面目见孙文台!

"

孙策被这劈头盖脸的怒斥激得气血上涌,急声辩道:"

将军何出此言!

策此来,正是因闻大将军檄文,号召天下共诛国贼!

袁术逆天称帝,人神共愤,我江东子弟亦欲效一份力,特来襄助大将军,共击寿春——"

"

襄助?"

王凌骤然爆一阵冷笑,笑声中尽是讥讽。

"

好一个襄助!

大将军麾下雄兵二十万,围困寿春已如铁桶,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尔早不来晚不来,偏待伪帝穷途末路之时,率数万精兵强将突至我后防重镇——"

他猛地挥鞭遥指孙策身后那军容鼎盛的江东兵马,大喝道:"

此乃助战之道乎?本将看尔分明是包藏祸心!

欲趁两军胶着,坐收渔利!

若真有心讨贼,何不早奉檄文,北渡受调?又何不遣使通传,却行这鬼祟偷袭之举!

?”

“孙伯符,尔之肺腑,路人皆知!

无非是欲假援手之名,行割据之实,或救那伪帝于危难,以为尔日后江东自立之筹码!

"

王凌字字如刀,句句诛心,更占尽朝廷大义名分。

孙策虽勇冠三军,于此唇枪舌剑之间,竟被堵得面色铁青,一时气窒。

他欲待反驳,却现对方早已将"

救援伪帝"

的罪名与"

居心叵测"

的意图死死扣下。

任何言辞在周遭汉军将士灼灼鄙夷的目光注视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