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刘昆要讨伐逆贼袁术了(1 / 2)

加入书签

光熹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大汉朝廷的大将军刘昆布了《讨逆贼袁术檄》,此檄文迅广传天下,全文内容如下:

大汉大将军、录尚书事、凉侯臣昆,奉天子诏,昭告天下忠义之士:

逆贼袁术,本出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受汉恩。

其祖袁安,以清正立朝;其父袁逢,以谦退称贤。

然术豺狼成性,不肖先祖之德,反噬汉室之恩。

术拥兵淮南,阴蓄异志,割据自肥。

及至先帝蒙尘,九州崩裂。

术不思报国,反盗据玉玺,妄称符命,以“代汉者当涂高”

之谶,掩其狼子野心,实乃性非和顺,地实寒微之辈!

其罪一曰背祖忘宗。

袁氏累世汉臣,而术僭号“仲氏”

,建伪宫于寿春,效郊祀之礼,窥窃神器,包藏祸心。

更纵容爪牙虐民,江淮之地饿殍盈野,百姓易子而食,而术“都下笙歌不彻,郊祀典礼未忘”

,此乃“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人神共愤!

其罪二曰残民以逞。

术以数万民夫修宫筑坛,耗尽民力。

铸劣钱以乱市,掠粮秣以充私库。

昔纣王酒池肉林,未若术之暴戾;王莽伪饰仁义,难比术之猖狂!

其罪三曰惑乱天下。

术妄封诸侯,遣使四方。

此贼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已是众叛亲离,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不过乌合之众,终将土崩瓦解!

……

今奉天子明诏,兴师问罪。

本侯亲统三军,数路并进。

凡我汉臣,当共戮力,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

若淮南将士弃暗投明,缚术来降者,赏以千金;若冥顽不灵,徘徊歧路,必贻后至之诛!

向大汉各地布了《讨逆贼袁术檄》后,刘昆迅调集了大量朝廷大军,准备全面向淮南动攻击。

西路军由老将皇甫嵩率领,麾下大将有张济、张绣、颜良、文丑等,他们迅在汝南郡治所平舆集结了五万人马。

这支大军距离寿春仅有两百来里路程,剑指伪帝袁术的伪都。

得到袁术在寿春称帝的消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汉的老将军气得肺都快炸了。

他大骂不止,恨不得立刻挥军杀进寿春城,将这个僭越称帝的无耻小人抽筋扒皮。

北路军则是由徐晃率领的虎啸军团,约有五万人。

黎阳之战结束后,虎啸军团稍作休整,便渡过黄河,驻扎在了陈留。

得到大将军刘昆率军南下的军令后,徐晃即刻率领虎啸军团出,朝着淮南推进。

刚刚称帝的伪帝袁术听说长安朝廷要讨伐他,气得暴跳如雷!

他立即派遣桥蕤、李丰两将率领十万大军,北上进攻沛国。

同时,又派出张勋、梁纲两将率领十万大军,沿着淮水而下,率先攻击下邳国重镇淮陵。

按照袁术的说法,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如果顺势攻下了沛国和下邳国重镇淮陵,袁术就挥兵攻进下邳国。

大将军刘昆如今就在下邳城,只要抓住了他,长安朝廷不攻自破,治下各州必定都会引大动乱。

届时,刚刚打下来的徐州、兖州、豫州都会是他袁术的囊中之物。

只要打下了这三个州,袁术便能挥军北上,攻打冀州、幽州。

再派一支偏师,攻进关中,活捉长安朝廷的小皇帝刘辩。

那个时候,他这个“仲氏皇帝”

就扬眉吐气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袁术的这个战略设想,就如同他僭越称帝一样,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此时,驻守沛县的张合、高览两将只有两万余人。

当校事府的探子把袁术即将大举进攻沛国的消息传递过来的时候,已经来到沛县的郭嘉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

他立即率领张合、高览两将以及两万汉军南下,同时将自己的想法派人送到了刘昆案头。

郭嘉放弃了部分向县、龙亢等几个小县,两万大军在蕲县驻扎了下来。

他决定将袁术这股军队死死拖在蕲县,引诱袁术继续派出大军来攻。

淮陵守将正是太原王氏年轻俊杰王凌,手中有一万大军。

冀州战事结束之后,伯父王允就将他弄到了下邳。

刘昆知道王凌的能耐,所以就让他率领一万大军驻守下邳门户淮陵城。

王凌也不负众望,很快就将淮陵城打造成了一座坚城。

看着城下十万大军,王凌心中根本就不着急。

他给在下邳的刘昆送去了告急文书之后,不慌不忙地布置起淮陵的城防来。

接到淮陵告急的刘昆在荀攸的建议下,由大将张辽率领三万大军去救援。

张辽率军乘坐黄河水军的船只,沿着泗水河顺流而下。

汇入淮河之后,再逆流而上,前去救援被十万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