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黎阳城(1 / 2)

加入书签

“敌军退了!”

随着几声嘶哑而激动的吼叫,浑身衣甲褴褛、疲惫不堪的袁谭,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城头那血污斑驳的地面上。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成功打退朝廷大军的猛烈攻城了。

此刻,他的内心早已麻木,对战争的恐惧与疲惫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

副将韩德,比袁谭年长两岁,武道修为已达炼脏境初期,实力不容小觑。

若非他日夜坚守在城头,黎阳城恐怕早已在徐晃的猛烈攻势下陷落了。

此刻的韩德,浑身是伤,铁甲破损不堪,血迹斑斑。

但他却毫不在意地上的血水肮脏,一屁股坐在袁谭身边,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

“大公子,这都快一个月了。”

韩德瓮声瓮气地说道,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疲惫。

“咱们两万人马,现在就剩下这四五千兄弟了。

箭矢和滚木礌石早就用尽,兄弟们个个带伤。

要是援军”

他没再说下去,但其中的意思已不言而喻。

袁谭苦笑着点点头,心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黎阳作为黄河北岸的军事重镇,城中百姓本就不多,青壮年更是早已在战争中消耗殆尽。

那些老弱妇孺根本派不上用场,若不是袁谭想出将朝廷大军描绘成吃人恶魔的计策,恐怕城中早就生了骚乱。

韩德捡起一根掉落的箭矢,仔细端详了一番。

现比自家弓弩手使用的短了一截,根本无法回收利用。

“这些贼子,竟然用这种卑劣手段!”

他恨恨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害得咱们连箭矢都回收不了,真是岂有此理!”

原来,朝廷大军装备的“长安二号”

秦弩做了重大改进。

虽然外观变化不大,但许多部件都改成了钢制品。

使得弩箭比之前短了近三分之一,射程和威力却更强了。

守军损失惨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新型弩箭的威胁。

“允修兄,还是想办法顶住下一波攻击吧。”

袁谭有气无力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诺,大公子!”

韩德拱手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突然,城头上响起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弟兄们,贼军又要上来了!

打起精神来!

防御!

防御!”

袁谭“呸”

地一声,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唾沫,用长槊强撑着身子站了起来。

韩德也立即警惕起来,站起身来扛着战斧朝城下望去。

只见城下弓箭射程外,一群人正缓缓朝这边走来。

韩德目力惊人,一眼就认出了其中的关键人物:“不好了,大公子!

下面好像是审正南先生!”

“不!

还有二公子!

三公子也在?”

韩德惊呼连连,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

袁谭急忙举目望去,果然在一众汉军簇拥下,看到了三个狼狈不堪的身影——正是袁熙、袁尚和审配!

虎啸军团主将徐晃骑在一匹神骏的宝马上,冷眼看向黎阳城头,又看了看袁熙等人,沉声道:“能不能劝降袁谭,就看你们的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如若不然,那就全部砍了吧!”

这番话让周围的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袁熙苦笑一声,他与袁谭虽是兄弟,但感情并不深厚。

当年袁绍为了延续家族香火,平衡权力关系,将袁谭过继给了已故的兄长袁基。

这一决定让袁熙成了名义上的嫡长子,却始终得不到袁绍的重视。

而袁绍对袁熙也是不冷不热,并未将他确立为继承人。

说到底,还是袁绍的错。

袁绍偏爱幼子袁尚,这在河北已是无人不知的事实。

在所有的河北群臣看来,日后的袁家之主,必定会是袁尚。

所以,袁熙的处境非常尴尬,既与袁谭不那么亲近,又和袁绍有着微妙的竞争关系。

至于袁尚和审配为何会被擒,这还得从早几日说起。

原来,当时审配带着刘夫人和袁尚从邺城东门出逃,本想渡过黄河投奔袁绍。

谁知周泰和蒋钦率领的水军战斗力强悍,轻易击败了河北水军,控制了黄河河道。

审配和袁尚没有办法,只能找了个小县城潜伏了起来。

然而,他们东门出逃的消息并没有隐瞒多久,很快就被赵云所知晓了。

赵云派遣了大量的骑兵充作斥候,到处搜寻这群人。

并且在黄河北岸到处贴满了海捕文书,凡是能提供线索者就会有重赏。

原本,他们潜伏在黄河北岸小县城的一个小士族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

如果袁绍与河北依旧强大,他们肯定不会有事的。

但随着河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