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刘昆治理种花部落三(2 / 2)

加入书签

>

为了种花银行能够顺利开业,刘昆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于宣传工作之中。

如今的种花部落,无论是官员的俸禄还是军队的军饷,皆以“种花通宝”

支付,其价值等同于一枚五铢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的五铢钱还是很坚挺的通用货币,购买力也很强。

原来的历史上,当董卓占领洛阳后,他逐渐掌控了朝廷大权。

在“诸侯讨董”

的时候,董卓被迫迁都长安。

为了筹措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维持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

董卓采取了极端手段,熔解了长安城内大量的铜像与铜器,铸造出了所谓的“小钱”

这些“小钱”

做工粗糙,连起码的铭文都没有,重量远轻于原本的五铢钱,质量极差。

随着“小钱”

的大量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迅过剩,物价随之飙升。

据史书记载,谷物的价格一度暴涨至每石数十万钱乃至更高,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劣质货币的泛滥导致了市场的混乱,百姓们纷纷弃用这些“小钱”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愈演愈烈,经济秩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转而使用谷帛等实物作为支付手段。

种花部落行的“种花通宝”

却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信誉,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可。

在董卓治下的人纷纷摒弃了那些劣质的“小钱”

,转而钟爱起“种花通宝”

来。

这一转变,无疑让董卓大财的梦想彻底破灭。

当然了,这是后话。

为了推广种花通宝,刘昆亲自现身说法,在市场上当众使用种花通宝购买货物。

如今他的名声在种花部落如日中天,他的事迹在种花部落到处传唱。

民众们视他为“天神”

,对他顶礼膜拜。

连布日古德领都亲自使用种花通宝了,他们还有什么怀疑的。

不久之后,种花通宝就被大家接受了。

而且,听说将钱存入种花银行,还能获得利息。

一百个种花通宝存在银行满一年,即可获得五个种花通宝的利息。

竟然还有这等好事?

然而,尽管众人心中充满好奇,却也不免有些疑虑。

在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种花银行选择了一个吉日良辰正式开业了。

开业之日,刘昆率领一众种花高层,亲自出席了种花银行的开业典礼。

人们都对这种新奇玩意感兴趣,但却没有几个人敢上前尝试的。

于是,刘昆命人当众从九原库府运来好多车黄澄澄的种花通宝。

这些钱币当着大家的面,直接被存入了种花银行,令围观的人群眼前一亮。

见此情景,一些胆大的民众也开始纷纷存入铜钱。

种花银行在每个郡都开有分行,每个县有支行。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分行、支行生意惨淡,门可罗雀。

但很快,那些精明的商人就从中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们意识到,随着种花银行的普及,在种花部落之内经商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往日的时候,做生意时必须带上很多的铜钱。

既占据了宝贵的货物空间,又增加了路途中的风险。

而今只需将资金存入种花银行,凭着手中的存款凭证,就能去其他地方的种花银行兑换铜钱,用于支付货款,顺畅地完成交易。

而且,当手头资金有点紧的时候,还能向银行借钱。

虽然要支付一些利息,但比向私人借钱低多了。

饶是这样,种花部落也花费了好几年,才将银行展了起来,成为推动部落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