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九十五)(2 / 4)
释道三教圣地,收集各类文物,看来楼观台藏着另一部分传承。”
就在这时,地宫入口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三个穿着黑色夹克的人闯了进来,为首那人手里拿着一把撬棍,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陈轩手里的经卷。“把经卷和印章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陈轩认出对方夹克上的标志——是之前在黑水城遇到的盗墓团伙余党,没想到他们竟然跟踪到了这里。“你们怎么找到这儿的?”他将苏晴和小林护在身后,玄鉴镜在掌心悄悄亮起。
为首的盗墓贼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香积寺铜钟的特写,钟口的裂缝清晰可见。“我们早就盯上这口钟了,要不是你们来得快,这地宫的东西早就归我们了。”他挥了挥撬棍,“识相的就赶紧交出来,这经卷在你们手里没用,在我们手里能卖个好价钱。”
慧明法师气得浑身发抖,双手合十念起了佛经:“阿弥陀佛,尔等竟敢盗掘佛门圣地,就不怕遭天谴吗?”
盗墓贼不耐烦地踹了一脚地宫的青砖:“少跟我来这套,今天这东西我们拿定了!”他使了个眼色,另外两个盗墓贼立刻扑了上来,手里还拿着匕首。
陈轩早有准备,玄鉴镜突然射出一道强光,直照盗墓贼的眼睛。为首的盗墓贼惨叫一声,捂住眼睛后退,正好撞在身后的石板上,石板“轰隆”一声落下,挡住了地宫入口。另外两个盗墓贼没了退路,慌乱中挥舞着匕首,却被小林和随后赶来的联盟安保人员制服。
“把他们交给当地文物局和警方,好好审问,看看还有没有同伙。”陈轩将经卷和青铜莲花印小心地收好,“这经卷和印章是香积寺的镇寺之宝,我们得尽快修复经卷,再研究地图上的线索。”
慧明法师感激地看着陈轩:“多谢陈先生出手相助,要是这两件宝物丢了,我真是无颜面对寺里的列祖列宗。”他邀请几人回大殿喝茶,还拿出寺里珍藏的万历年间茶叶,泡了一壶香茗。
陈轩喝着茶,看着手中的青铜莲花印,印身的“玄山”二字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想起之前在玄隐观看到的传承锦盒,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猜测:玄山氏的终极传承,或许不是某件具体的文物,而是将儒释道三教的文化瑰宝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文物守护体系。而香积寺的经卷和莲花印,就是这套体系里的重要一环。
“慧明法师,”陈轩放下茶杯,认真地说,“我们想借这经卷研究几天,等修复完成后,再送回来举办一个特展,让更多人了解香积寺的历史文化。”
慧明法师立刻答应:“没问题,陈先生是文物守护的行家,交给您我放心。而且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宝物的故事,也是功德一件。”
离开香积寺时,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寺门口的石狮子上,给古老的寺庙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陈轩坐在车里,打开拓片仔细研究,苏晴凑过来问:“接下来我们要去楼观台吗?”
陈轩点点头,指尖划过拓片上的三目神像:“楼观台肯定藏着关键线索,而且那伙盗墓贼的出现,说明有人也在盯着玄山氏的藏物,我们得尽快找到楼观台的藏宝地,不能让文物落入坏人手里。”
小林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突然说:“陈哥,你说玄山氏为什么要把藏物分散在这么多地方?直接集中藏在一个地方不是更安全吗?”
陈轩笑了笑,拿起青铜莲花印递给小林:“因为真正的安全,不是把文物藏起来,而是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的价值,愿意去守护它们。玄山氏把藏物分散在不同的文化圣地,就是想让后人在寻找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传承守护的使命。”
小林恍然大悟,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莲花印,突然感觉印身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像是在回应他的触碰。陈轩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小林的天眼能力虽然还在初级阶段,但对文物的敬畏之心,已经符合玄山氏传承的要求了。
车子驶上通往市区的公路,陈轩打开玄鉴镜,镜中映出青铜莲花印和经卷的影像,两者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柱,指向西北方向——那是楼观台的方向。他知道,一场新的文物守护之旅,又要开始了。而这一次,他们离玄山氏的终极传承,又近了一步。
第1084章 楼观台道符与暗阁机关
车子驶离香积寺地界时,天色已暗。陈轩将青铜莲花印放在仪表盘旁,印身泛着的微光与车灯交织,恰好照亮了拓片上指向楼观台的路线。苏晴盯着拓片里三目神像的纹路,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翻出一本泛黄的古籍。
“你看这个。”她将古籍摊在膝盖上,书页里夹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中楼观台三清殿的屋檐下,挂着一枚与神像同款的木雕,“这是我爷爷当年考察楼观台时拍的,他在笔记里写,这木雕叫‘三目镇元符’,是元代道士手绘的符牌雕刻而成,后来不知去向。”
陈轩接过古籍,天眼扫过书页边缘的批注,发现几处与玄山氏相关的符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