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八十)(2 / 3)
门被猛地撞开,几名警察举着警棍冲进来。泥猴等人见状想从后窗逃跑,却被早已守在那里的联防队员堵住。混乱中,小林从里屋跑出来,手里紧紧抱着那本《辨瓷手记》,脸上满是紧张后的通红。
陈轩接过手记,指尖抚过封皮上的褶皱。阳光透过作坊的木窗,落在纸页上“玛瑙入釉”四个字上,仿佛有细碎的光点在字里行间跳动——那是玄山氏留给后世的密码,也是瓷器千年不灭的灵魂。
远处,落马桥方向传来考古队的钻探声,隐约与柴窑深处的回响交织。陈轩知道,玄山氏藏在瓷都的秘密,才刚刚揭开一角。
第1058章:碎瓷拼图与暗码玄机
陈轩将《辨瓷手记》交给文物派出所的张队长时,晨光正透过老街区的马头墙,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队长用证物袋仔细收好册子,指尖在\"落马桥窑址\"那行红笔标注上顿了顿:\"这地方昨天刚有考古队进驻,说是发现了宋代龙窑的窑基。\"
小林蹲在派出所门口的石阶上,数着墙根青苔里嵌着的碎瓷片。有片天青色的残片边缘带着冰裂纹,她用指甲刮了刮:\"师父,这会不会是汝窑的?\"
陈轩刚要回答,手机突然震动。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只有一张照片——暗室里,十几片碎瓷拼成半幅莲纹,缺角处用红笔写着\"戌时,珠山大桥\"。发件人备注是\"拾瓷人\"。
\"伪古堂还有漏网之鱼?\"小林蹭地站起来,掌心的碎瓷片差点捏碎。陈轩却盯着照片里的莲纹,碎瓷拼接的缝隙里隐约有墨痕,像是用特殊墨水写了字,在暗室红光下才显形。
张队长恰好走出来,看到照片眉头紧锁:\"珠山大桥是新老城区交界,晚上人流量大。这些碎瓷......看着像落马桥窑址出土的标本。\"他突然压低声音,\"考古队昨晚丢了一箱刚清理的瓷片,怀疑是内部人监守自盗。\"
陈轩摩挲着手机屏幕,想起《辨瓷手记》里\"碎瓷为符,合则见章\"的记载。玄山氏惯用瓷器碎片传递密信,拼接后的纹样往往藏着方位密码。他抬头看向珠山方向,那里的晨雾中隐约露出电视塔的尖顶——珠山大桥的桥墩编号,恰好与宋代窑工的暗号体系对应。
\"我们去桥上等。\"陈轩拉着小林往公交站走,\"拾瓷人既然用莲纹做标记,肯定知道伪古堂的核心秘密。\"他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路边早点摊蒸笼里的莲花糕,\"这些碎瓷缺的角,形状像极了珠山八景的方位图。\"
小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莲花糕被捏出八个花瓣,其中一个缺了角。\"师父是说,碎瓷缺的那一块,对应着八景里的某一处?\"她突然拍脑门,\"落马桥正好在'珠山晓翠'的西北方向!\"
公交到站时,陈轩的手机又收到一条信息,这次是段语音,电流声里夹杂着瓷器碰撞的脆响:\"找齐三莲,方见真章。\"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像砂纸摩擦瓷面般刺耳。
\"三莲?\"小林数着照片里的莲纹,\"这才半朵,难道还有另外两处藏着碎瓷?\"她突然想起柴窑里的刻字,\"汝官哥钧定,秘在松柴中——会不会其他窑口也有碎瓷?\"
陈轩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窑厂旧址,那些烟囱的影子在地面投下细长的纹路,像极了瓷器开片的裂纹。\"拾瓷人要我们找齐三朵莲花纹碎瓷,\"他指尖在膝盖上画着莲纹,\"半朵在照片里,半朵在伪古堂标记里,还有一朵......\"
话没说完,公交车突然急刹车。前方路口围满了人,警车的蓝光在人群中闪烁。张队长的电话恰好打来:\"陈老板快来!珠山大桥下发现一具浮尸,手里攥着半片带莲纹的瓷片!\"
陈轩拉着小林挤过人群时,法医正将尸体抬上岸。死者穿着考古队的蓝色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工作证——正是张队长说的那个有嫌疑的仓库管理员。他僵硬的手指间,夹着半片青灰色瓷片,上面的莲纹正好能和照片里的拼上三分之一。
\"尸检初步判断是溺亡,但肺部有瓷器碎片残留。\"张队长递给陈轩一副手套,\"你看看这瓷片,和丢的那箱标本是不是一类?\"
陈轩捏起瓷片对着阳光,胎骨泛出米黄色,正是宋代官窑特有的\"香灰胎\"。碎片边缘有新鲜的断裂痕,显然是被人故意打碎后分藏的。他突然注意到尸体手腕上的红绳,上面系着个迷你瓷窑模型,窑门处刻着极小的\"哥\"字。
\"哥窑?\"小林凑过来,\"手记里说哥窑'金丝铁线,百圾碎',这碎瓷的开片纹路确实像!\"
陈轩的目光落在桥洞的阴影处,那里的石壁上有人用白漆画了个简易的莲花,花心位置写着\"二二\"。他突然想起珠山大桥的桥墩编号,22号墩正好在下游的回水湾处。
\"张队,麻烦派人去22号桥墩看看。\"他脱下手套,\"那里可能有第二片碎瓷。\"
警员在桥墩内侧的石缝里果然找到个密封袋,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