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背负哑行 监寺天鸣(1 / 2)
翌日,晨光熹微,花开青嶂之外,柳浪轻拂于晓风之中。
官道之上,裘图身着褴褛的乞丐服,背负着昏迷不醒的卫母,手拄着根粗木棒,一边杵地探路,一边艰难前行。
这个时间段,杨过年幼、郭襄未生,他自不急于一时。
眼下最紧要的,是寻一处安稳所在,毕竟生命第一,其次才是武功。
正值蒙金战事胶着,烽火连天。
放眼金国故土,兵荒马乱,几无宁日。
蒙古铁蹄之下,汉人视若草芥,大漠绝非良栖。
南宋?更是去不得。
铁掌帮覆灭后仇敌遍地,以裘图当前之能,亦不敢言必胜其中高手。
郭靖黄蓉自不消多说,裘千丈便是因二人而死,自己身为裘家第三代笑字辈,与二人之仇不共戴天。
更逞论丐帮之人还害得此身残缺。
这样说来,洪七公、黄药师注定是敌非友,迟早会对上。
那瑛姑,近年屠戮铁掌帮高手和裘家余脉,若不是因为瑛姑,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一旦自个儿对上瑛姑,那老顽童周伯通岂会袖手?全真教亦难置身事外。
嗯.....裘千仞皈依佛门跟随一灯修行,日后也免不了要从其手中将这位二叔祖救出。
怎么着也是个次五绝实力,可是得力干将。
如此一算,郭靖、黄药师、周伯通、一灯、洪七公——竟有五位绝顶高手与他间接结下梁子。
西毒欧阳锋若未疯癫,倒可合作一番,可惜……
裘图暗自摇头,综合判断下,眼下奔赴南宋,实属不智。
自己若是双目无恙倒还可以考虑考虑,但双目失明对自身影响太大,距离危险之地还是远点的好。
现在裘图要做的,便要以救母为名去少林拜师。
无他,只是因为少林虽依旧处于封闭山门,不参与江湖纷争阶段。
但不代表就不收徒,不壮大自身。
近来寺中高僧,许是预见乱世将至,已广开山门,广纳俗家弟子。
他裘某人入少林不为学少林武功,所求有四——
其一,拜入师门,若将来寻得杨过所走的道门歧路,说不得还用得上少林。
毕竟他才于笑傲世界灭了少林,也算得上一回生二回熟。
其二,看看无色是否已入少林,察其特异之处,何以日后能明心见性。
其三,少林菩提院内,大德高僧云集,专研佛理,明心见性亦是其中精要。
若能旁听论法,或可触类旁通,启迪自身。
其四,亦是当务之急,觅一处安稳之地,善用这十二岁的黄金之龄,打熬筋骨,同时苦修五感通玄术,务求将听觉推至第三境听心之境。
据紫霞秘籍下卷所载,此境一成,能于一里之外听闻他人脏腑之音,堪称神通。
待习惯目盲,身躯渐长,功力再进,方是前往南宋之良机。
毕竟金国气数将尽,不过两三年光景。
而南宋尚能苟延残喘数十年,却秩序相对井然,于规矩下行事,总好过蒙头乱闯,险象环生。
习武之人,亦求稳妥,打杀终非长久之计,风险难料。
官道之上,越近少林,行人愈众。
裘图侧耳凝神,自周遭的喧嚣中辨得,众人多是为拜师学艺而来,抑或送子入寺以避兵灾。
路旁乞丐成群乞食,裘图未曾理会,背负着卫母,步履沉稳,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一路上虽有众多目光投来,却无一人上前相助。
乱世之中,自顾不暇已是常态。
两个多时辰后,少室山脚已近。
此地三教九流汇聚,车马喧阗。
诸多富家子弟被簇拥而来,显见皆是欲投入少林门下,或为寻一靠山,或为结织人脉。
须知少林俗家弟子,势力亦遍布三山五岳。
裘图尚未近前,议论声已随风入耳:
“方才在车上便瞥见这小子了,竟真是奔少林来的?可少林怎会收个瞎子做俗家弟子?”一虬髯汉子抱臂嗤笑。
旁边一儒衫老者捋须叹道:“武功秘籍与师父演练都看不见,如何习武?”
一青年侠士却反驳道:“瞎子又如何?江南的飞天蝙蝠柯镇恶前辈,不照样威名赫赫,还教出了郭靖郭大侠这等绝顶人物!”
他抬手指向裘图背上,“依我看,这小兄弟背上应是他母亲,可见是个至孝之人。”
“倒是个孝子……可这一路他是如何辨明方向的?”有人好奇。
另一人推测道:“眼盲之人,听觉多有过人之处。”
“一路上这么多人声脚步,循着走便是了。”
......
议论声中,裘图已至近前。
人群忽地一静,只见一面庞方阔、下颌饱满的中年僧人越众而出,快步来到裘图面前,双手合十,声音温和中带着探询道:“小……施主?”
此僧气度沉稳,似乎地位颇高,甫一站定,周遭目光便齐刷刷汇聚于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