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虚竹灵塔 旧年隐秘(1 / 2)

加入书签

出少林寺山门,向西而行,不过数里之遥,穿过一片松柏林,便见一片由两百余座灰白砖塔组成的塔林,静静地屹立在山坡之上。

塔林高低参差,密如森林,形态各异。

清晨山岚在林间浮动,微凉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青草和石头的冷寂气息。

松涛低吟,偶尔夹杂着远处塔檐铜铃被山风拂过的细微叮当声,更衬得此地庄严肃穆。

其中一个塔碑,石身略显斑驳,但精心雕刻的莲花图案依旧透着圣洁光泽。

旁边那演练拳法的武僧浮雕更是栩栩如生,筋骨虬结,无声地诉说着塔主生前在武学上的赫赫功业与不凡造诣。

碑前,坐着一位相貌儒雅清秀的青衫男子。

他拎着一个酒坛,仰头饮了一口,目光落在碑刻上,带着几分追忆的迷离,忽然似喃喃自语道:

“物是人非啊……这些年,我时不时梦到当年北伐大军攻占伊阳、长水时,与师傅在城中相遇的情景。”

他声音清脆悦耳,宛如未变声的少年,语气里却带着与外貌不符的沧桑与怅惘,继续道:

“当时如何也未料到,那与师傅的初次相遇,竟也是最后一面。”

其身后,不知何时已悄然立着一位白须飘扬的灰衣老僧,宽大的僧袍在山风里微微拂动。

老僧面容枯槁,眼神却异常清亮,此刻凝视着青衫男子的背影,眸中生寒,苍劲的声音带着冷意道:

“你还有脸回来?”

“你师傅若是知晓他死之后,两名弟子的所作所为,怕是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

青衫男子闻言,缓缓将酒坛置于碑前。

起身,转身,对着灰衣老僧深深一躬,姿态恭谨道:

“是我给师傅,还有师叔您,丢脸了。”

灰衣老僧目光如实质般钉在他身上,眼中似乎有怒火升腾。

但更多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最终化作一声悠长叹息道:

“罢了……你此来嵩山为何,老衲心知肚明。”

“传功之事,绝无可能。”

青衫男子直起身,脸上带着一丝刻意困惑,声音依旧清越道:“师叔此言差矣。”

“当年也是此地,就在师傅的灵塔之前,师叔您曾言,神功武学乃前人心血所著,失传可惜。”

“怎么到了师侄这里,偏生就换了说法?”

“师叔就不觉得可惜了么?”

灰衣老僧神色淡漠,语气却斩钉截铁道:

“无论佛道,武功终究落了下乘。”

“可惜,老衲与你师傅,当年亦是蒙昧无知,执迷于此。”

“直到他凭着一身惊世武功,与那后起之秀拼了个两败俱伤,双双油尽灯枯,老衲才幡然醒悟。”

“我等不过是拾前人牙慧,终非菩提正途。”

老僧目光愈发锐利,仿佛能看透青衫男子内心,“况且,你心性浮躁,戾气未消。”

“若得此功精义,江湖怕又是一场浩劫!”

“幸而当年在此地传法,老衲尚存一分警醒,未曾尽授于你。”

青衫男子并不气馁,语气带着恳求道:

“师叔,此功于我确有大用。”

“师侄愿立重誓,修成之后,绝不为恶行事。”

灰衣老僧并未被其言语打动,转而问道:“你师兄……如今如何了?”

青衫男子面色不变,平静答道:“死了。”

灰衣老僧冷哼一声,眼中寒光更盛,“哼!怕是死的不明不白吧!”

青衫男子脸上终于显露出一丝被误解无奈,辩解道:

“师叔这可真是冤枉师侄了。”

“师兄那般多年都未能勘破心中迷障,且愈发严重,神志难有清醒之时。”

“不久前,他便……自我了断了。”

他说着,脸上忽然又挤出一抹追忆笑意,伸手指了指地上摆放的酒坛。

那笑容带着几分少年人的俏皮,却又显得格外刻意,“师叔最喜与人斗酒,不如我二人再斗酒一番?”

“这一次,咱们约定好,可不能再以内力逼酒耍赖了。”

老僧沉默地看着他,缓缓却坚定地摇了摇头,眼神里只剩下疲惫与疏离。

青衫男子脸上笑意瞬间如潮水般退去,化作一片深不见底的阴沉。

两人相对无言,清晨的塔林陷入一片死寂。

只有松涛声依旧呜咽,穿过冰冷的石碑缝隙,更添几分萧索。

阳光透过稀疏的松枝,在灰白塔身上投下摇晃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无声地叹息。

沉默仿佛持续了许久,又恰似一瞬。

忽然,青衫男子猛地仰天大笑起来,笑声在寂静的塔林间回荡,显得突兀又带着一丝狠戾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