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祸不单行 采生折割(1 / 2)
少年来到县衙门前。
但见朱漆大门剥落斑驳,两旁石狮子在冷雨冲刷下更显森然,凛凛生威。
阶旁那面蒙尘的登闻鼓,孤零零地矗立着。
他急步绕至西侧角门,一个看门役吏正倚门而立。
少年气喘吁吁,胸膛起伏,急切道:“差爷!小人娘亲被五个凶恶贼人引出城去了,特来报案!”
役吏眉头一挑,懒洋洋道:“引出城?遇上骗子了吧?几时的事。”
“就在方才!”少年急得心如火燎,顾不上细说。
役吏侧身一让,朝门内努了努嘴道:“自个儿进去吧,找西厢房值守的王捕快说道说道。”
少年匆忙拱手,一头冲进县衙,直奔西厢房。
寻到那王捕快,赶忙将事情经过稍作详述。
王捕快听着,眉头越拧越紧,脸上寒霜渐起,冷声问道:“你娘是江湖中人?”
少年心下一惊,连连摆手道:“不是不是!我娘一直勤勤恳恳,绝非……绝非江湖中人。”
王捕快沉下脸,瞥了眼少年,手指重重敲击案牍,“那你且将前因后果,尽数道来。”
“不得有半分隐瞒!否则,哼,有你的苦头吃!”
少年心中焦灼如焚,却无奈,只得强压焦急,将方才家中变故、衡山五老寻仇、母亲被迫出城之事,原原本本和盘托出。
话未说完,那王捕快已不耐烦地挥手,如同驱赶蚊蝇道:
“滚滚滚,江湖仇杀,衙门不管。”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少来给老子添乱!”
少年情急,疾声辩解道:“差爷!我娘是为了护我性命,才被迫应下跟他们出去的啊,如今怕是危在旦夕!”
王捕快双眼一瞪,如铜铃怒视,“锵”地一声将腰间长刀拔出三寸,厉声叱喝道:“你走是不走!”
少年吓得浑身一哆嗦,只得战战兢兢,一步三回头地退出了衙门。
回到凄风冷雨的街上,少年茫然四顾,天地仿佛只剩灰蒙一片。
他虽不通江湖深浅,却也知母亲一介女流,独自面对五个凶神恶煞的剑客,只怕是九死一生。
想及此处,少年深吸一口带着雨腥的寒气,眼中陡然闪过决绝。
猛地奔至衙门正门处,一把抄起沉重的鼓槌,用尽全身力气,向着那面蒙尘的登闻鼓狠狠砸去。
“咚——”
“咚、咚、咚——”
鼓声沉闷而坚定,穿透细雨,撕裂街巷的死寂。
此刻少年心中唯有一个念头:今日便是豁出这条命去,也要为母亲搏得一线生机。
清明细雨如愁丝,飘洒在空寂无人的衙前街道。
残缺纸钱带着烧透的灰烬,被雨水浸泡,紧紧贴在冰冷的青砖地上,一片狼藉泥泞。
不多时,衙门一侧的朱漆偏门“吱呀”打开。
两名衙役面无表情地架着少年走出。
此刻少年下半身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浸透了下裳,双脚拖地拉出长长血迹。
衙役走到阶前,随手如同丢弃破麻袋般将少年扔在湿冷泥地上。
台阶上,方才那王捕快一脸冰霜,居高临下,声音冷硬如铁道:
“你这等刁民,不知死活!竟敢击鼓惊扰老爷清静?”
“想叫衙门管你的事?就得按规矩来,你这等情形,分明是越诉。”
“老爷赏你二十板子,就是教你长长记性,晓得衙门门槛高低!”
说罢,朝两衙役使了个眼色。
三人再不看地上少年一眼,转身入门,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合拢,隔绝内外。
少年脸朝下趴在冰冷湿透的地面,纸钱灰烬混着泥浆糊了半边面颊。
双目死灰,身躯因剧痛而微微抽搐。
心中一片冰冷茫然:为何自己敲了登闻鼓,这一县父母官连见都不见他一面。
那杖责分明是惩处胡乱告状之人,自己确有紧要之事,何至于此?
难道事关江湖仇杀,衙门便当真视若无睹、袖手不管?
这些江湖人,竟真的无法无天至此么?!
少年死死攥紧了拳头,下半身早已痛得没了知觉,连挣扎起身都成了奢望。
冰冷的雨水混着地面寒气,无情地侵蚀着他。
有点冷……
就在这时,少年忽觉头顶天光一暗,似乎有人影围拢。
他艰难地撑开沉重的眼皮,模糊视线中,只见几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正蹲在周围,细细地打量着他。
下一刻,他便感觉身体一轻——那几个乞丐竟七手八脚地将他架了起来,迅速拖离了衙门口这片冰冷泥泞之地。
少年心头涌起一丝荒谬暖意。
没想到平日遭人白眼、浑身恶臭的叫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