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焚天造化 灭门惊变(1 / 2)
裘图凝神翻阅,但见这《葵花宝典》所载与《辟邪剑谱》差异甚大。开篇多出的,竟是一整套静功运转法门。
静功相较动功,提炼内力自是缓慢许多,却有一桩好处——更易静守本心,行功时不易被魔欲侵扰。
此法内力运转路线虽与动功几无二致,却弃了“藏气于穴”之路,反将一切内力尽数积蓄于丹田。
更有一段玄奥心法口诀附于其后——
玄化初辟,斩妄归虚。
气沉九渊,霜结百骸。
纳天地至阴于丹田,化幽冥寒劲走奇经。
身若飘萍掠影,指间剑气自生。
十载功成,可登极阴之境。
然阴极则道穷,寒极脉自凝。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欲破桎梏,当阴阳相济,亦如葵花向日。
真气至寒而生燥,玄冰深处隐微阳,证天人化生之妙。
返先天之机,如万物滋长轮回,终得见两仪造化,圆转无间。
裘图凝眸沉思,这应是蔡子峰所记的半部《葵花宝典》,详述了自宫修习的极阴之道。
内力聚于丹田,不练固定杀招,反求招招皆杀,好处在于招式无定,不致因杀招被破而束手无策。
看到此处,裘图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东方不败与自己虽同修一源,两次大战却未见其使出甚么爆发性的绝杀之招。
即便出招路数相似,却从未刹那拔高威力上限。
想罢,裘图继续看向下半卷——
下半卷果然与《辟邪剑谱》所载一模一样,是那“藏气于穴”的动功修习法门,只是少了林远图的毕生感悟。
然而卷末却多出几句注解——
初时气走阴维,如金乌浴海;转督脉则似丹凤翔霄。
九九重阳之数尽,返先天婴孩之态,散功重聚,蜕凡胎若火中莲。
功成时气贯炎穹,意凌曦和。
此刻天人化生,离坎交泰,一念起则万物滋长,一念寂则八荒熔铸。
呼吸间云气成霞,弹指处山石流金。
不借太阴,不引少阴,唯我纯阳照大千,方得焚天造化功。
“哦?”裘图浓眉一挑。
这是说待自己将极阳之境修至尽头,便需散功重修,以此逆反先天?
当然,这里的先天并非后世话本中所言与游戏机制差不多的境界层级。
毕竟境界之说都针对于相应功法,各不相同。
这里的先天指的是纯净无染,独立长存,不受外物侵蚀,循环运行而不衰竭。
就像婴孩初诞,无后天杂质羁绊,潜力无限,修行可获滋长助力,亦如稚子成人,气力智慧与日俱增。
若辅以修行,则一日千里。
这一点裘图深有体会。
他穿越此身时年仅六龄,修行《铁掌神功》可谓精进神速,纵使功法残缺、没有相应内力相辅,仍能在十年间修至“黑砂掌”极致,不输先祖裘千仞。
须知裘千仞终其一生也未能突破此境,且还是有铁掌帮大量资源支撑,有内修功法相辅相成,修行时日更远比他长。
裘图将《葵花宝典》合上,心中豁然:当年岳肃和蔡子峰果然留了一手,只给林远图讲了半部,且岳肃并未道出最终注解。
如此看来怪不得岳肃和蔡子峰会因此宝典而将华山派分为剑宗与气宗。
上下两部,一为静功,气聚丹田,走极阴之道;一为动功,气藏于穴,行极阳之路。
说来这《葵花宝典》也着实古怪,让裘图觉得,它简直像是一部被人硬生生缝合而成的功法。
或许是某位高人仅得下卷,却扛不住魔欲蚀心,无可奈何之下创出了自宫之法,便将两部功法同录于一典。
当然,具体旧事如何,裘图也无从探清,也无心了解。
上卷之法对自己毫无助益,下卷注解倒是为自己指明了前路。
待八荒修全,再无前路后,或许真可试试所谓的散功重修。
想罢,裘图转身离开密室,于东方不败房中翻寻片刻,找出一件崭新的玄青锦袍穿上——想来是东方不败亲手为杨莲亭所绣。
随即将《葵花宝典》揣入怀中,几个纵落便来到崖边。
此时天际只余一抹残白,疏星渐起。
崖下魔教教众早已散去,唯留东方不败的尸身孤零零躺在那儿,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
裘图扭了扭脖颈,双膝微屈。
“轰”的一声!
身影如墨色流星般冲天而起,原地只留下一个丈许方圆的破碎深坑。
冯虚御风,滑翔而去,直掠任我行所在的山头。
远处崖边,上官云已不见踪影,想必是替任我行收拢势力,安抚人心去了。
只见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