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回山贺寿 非烟感悟(2 / 2)
物所动。”曲非烟手腕轻转,笔锋润墨,笔尖在纸上游走如行云流水。
微微抬眸,目光清透似水,继续说道:“一花盛,则我心喜;一叶枯,便引我悲。”
她语气平和,笔下却不曾停顿,仿佛言语与书写同出一源。
“丧亲之痛,相思之苦,爱不得,恨不得,离不得,纠缠反复……”
她笔势稍缓,眼神中掠过一丝渺远的怅惘,随即又恢复如初,如静水无波。
“我曾几近沉沦苦海。”
“师傅知我心境,带我去往郭襄祖师悟道之断崖。”
“彼处百花盛开、藤蔓攀延,崖下云海翻涌,底有镜湖如鉴。”
她语声轻柔,如诵偈语,笔下行楷愈发疏朗清逸。
“我常于心中重构过往,假想种种可能。愈想愈沉,如历百态人生,遍尝诸般情绪。”
“又时常自言自语,反复自省自慰。”
“那一夜,星河漫天,我俯视镜湖,望水中之影,自问自答。”
她稍作停顿,墨迹在纸上稍浸,如心绪微澜。
“忽然有所明悟,我既知苦痛无益,为何仍沉溺其中,便不得自拔?”
“痛苦自我心而起,可我心又在劝慰自己。”
她语气依旧平淡,笔下却愈加快捷,如有所悟、如有所释。
“原来,痛苦起于末那识,而劝慰发自意识。”
“那一刻,镜中镜外,正是意识与末那识相视、相语。”
但见笔尖轻提,如收剑回鞘,语意却陡然清晰。
“至天明时,我沉沉睡去,却觉察在梦中不再混沌,可自编梦境、幻化众生、与之对谈。”
“一念之间山河转动,星月交替。”她语声空灵,笔意却愈加深厚,“虽名为梦,其情其境却真切如生。”
“梦中片刻,似历经无穷岁月。”
“醒时如黄粱初熟,再看世间,万物皆新。”
“至此方明白:明心见性,便是意识与末那识再无隔阂,浑如一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