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明的工业(2 / 2)

加入书签

p> 最后朱祁铄逛到了材料部门,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大明工部的核心部门了,各种先进的科技,都离不开材料的升级,尤其是高强度的金属钢铁的出现。

里面的科研人员一个个都在加班加点的进行研究。

朱祁铄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明的工部,被他赋予军功制。

谁或者谁的团队,率先科研出来成功,直接重赏,比如赏万户侯、赏黄金万两等等。

不过,朱元璋曾提出过建议,说能不能在封赏中加入他的“免死丹书铁券”。

朱祁铄听到,一阵无语,你赐予的那是“免死丹书铁券”吗?那是“坐标”啊,科研人员知道你要赐给他们这个,不得立马吓死,找根白绫上吊。

似乎是知道自己的“免死丹书铁券”,变成了催命符,朱元璋一脸尴尬。

“祁铄啊,那你全权看着办吧。”

朱元璋已经将大明的一部分权力,让给了朱祁铄。

为了增加竞争压力,工部现在在朱祁铄的带领下,各个部门出来东西,谁就获奖,哪个工作室三个月内研究不出来东西,工作室直接裁撤。

朱祁铄高官厚禄的养着他们,最基本的工作人员,俸禄相当于后世的年薪100万,包吃包住,自然是不能养闲人的。

以至于工部现在的钱财都有些捉襟见肘,朱祁铄在考虑开启海外贸易后,赚取外汇来填补这部分的窟窿了。

当朱祁铄再次返回到陶成道和马顿两人的地方时,他见到他无比震惊的一幕。

“陶兄!”

“顿弟!”

“陶兄!”

“顿弟!”

“陶兄!”

“顿弟!”

两个人,眼泪汪汪,似乎是找到了知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