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英莲相伴在旁 素妃妙计揪内鬼(1 / 2)
听着英莲发自肺腑的夸赞,沈蕴心中不禁为之一动,既感到无比熨帖,又觉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了几分。
英莲贤惠且熟练地为他换上干净舒适的新袜和新鞋,又小心翼翼地伺候他脱下沾染了尘土气息的外袍,换上一身清爽的常服。
待一切收拾妥当,英莲刚要起身,却被沈蕴轻轻一拉,整个人跌入他温暖宽厚的怀中。
沈蕴有力的手臂环住她纤细的腰肢,将她稳稳地搂在身侧,仿佛要将她永远守护在自己的臂弯之中。
英莲先是微微一僵,随即脸颊飞红,如同天边绚烂的晚霞。
顺从地依偎在沈蕴胸前,听着他沉稳而有力的心跳,只觉得无比安心,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
沈蕴满脸惬意,贴着她耳畔轻声说着什么私房话,目光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景象。
马车缓缓启动,行驶在青州城的街道上,窗外是逐渐恢复生机的街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出了青州城后,远处则是隐约可见的、沐浴在春光下的阡陌田野,一片生机勃勃之象。
搂着怀中温香软玉般的可人儿,沈蕴心中那份因政务繁忙和远大图谋而产生的紧绷感,似乎也在这静谧而温馨的时刻里,悄然舒缓了几分,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马车向着下一个需要巡查的府县平稳驶去。
……
皇宫,凤藻宫。
依旧一片平静之象。
然而在这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贾元春与素妃早已悄然布下了一张无形大网,准备将潜藏在贾元春身边的内鬼揪出。
素妃深知,面对隐匿于暗处的眼线,贸然行动、打草惊蛇是大忌,唯有巧妙引蛇出洞,方能一招制敌、一击即中。
这日,素妃携着新得的安神香料前来探望贾元春,二人于暖阁之内闲话家常。
素妃刻意将声音压低,却又能让在殿外廊下之人隐约听见只言片语:
“娘娘,妾身前日得了个确切消息,说是沈大人已在回京途中,用不了几日便会抵达京城,皇帝似乎也已有所耳闻,颇为高兴。”
“…听闻皇帝已暗中吩咐太医令,务必确保娘娘您平安诞下皇嗣,正是您稳固君臣关系的绝佳契机……”
素妃的声音断断续续,其间夹杂着几分兴奋,话语半真半假,巧妙地将沈蕴的归期与龙胎的重要性关联起来。
贾元春依照事先与素妃商议好的策略,适时地露出惊喜与期待交织的神色,配合着低声回应了几句。
同时,素妃在离开凤藻宫时,故意‘不慎’将一枚看似普通,实则内里刻有特殊暗记的玉佩遗落在廊柱角落。
这枚玉佩,先前她有意让一个小宫女看到过,这小宫女和郑皇后宫中某位管事太监有些远亲关系。
果不其然,当夜,那枚玉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翌日,素妃又寻了个由头,在仅有贾元春和怜心等几个贴身侍女在场的场合,忧心忡忡说道:
“娘娘,妾身昨日所言之事,怕是有些仓促了,今日又听得另一消息,说东山道似有变故,沈大人的归期或许要延后些了。”
“此事关乎前朝局势,娘娘切勿再对他人提及,免得横生枝节。”
贾元春心领神会,点头应下,并郑重叮嘱在场侍女:“你们都听到了?此事关系重大,绝不可外传。”
素妃此计,妙就妙在虚实结合。
先抛出极具价值的‘沈蕴将归,靖昌帝重视龙胎’的消息,再故意留下看似能传递信息的‘信物’玉佩。
眼线得知后,必定会想方设法将第一道消息传递出去。
紧接着,又放出与之相矛盾的‘沈蕴归期延后’的假消息,并明令禁止外传。
若内鬼再次冒险传递这第二条‘更正’消息,那嫌疑便几乎已是铁板钉钉、无可辩驳了。
而传递消息的渠道,很可能就与那枚丢失的玉佩所指向的路径密切相关。
陷阱已然布下,只待猎物自投罗网。
素妃暗中安排人手,紧紧盯住凤藻宫通往中宫方向的路径,同时密切留意几个可能与郑皇后宫中有牵扯的低等仆役。
果然,在禁止外传命令下达后的当日下午,就有人行动了。
一直表现得忠心耿耿的怜心寻了个由头,鬼鬼祟祟地将一团纸条塞给了负责采买杂物的一个小太监,这小太监正是郑皇后宫中之人。
随后,一切水到渠成,人赃并获。
当怜心被‘请’到贾元春面前时,脸色瞬间煞白如纸,浑身抖如筛糠。
尤其当她看到素妃那双目光锐利、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时,更是双腿一软,瘫软在地,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彻底暴露了。
没有严刑拷打,素妃只是冷冷地抛出了那枚失而复得的玉佩。
这玉佩实则是盯梢之人从其交接对象处截获的,同时呈上的还有那小太监的供词。
面对如山铁证,怜心无从抵赖,顿时泣不成声,一边不停地磕头,一边声泪俱下地求饶:
“娘娘饶命,奴婢…奴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