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曹家千里驹(1 / 2)
朱桓看着整齐退去的骑兵,一脸羡慕:“我何时才能拥有这等精骑?”
将人马先停在山脚,招聚败军询问情况,方知杨粲被杀,只能心中叹息,将军难免阵前亡,要想杀敌立功,就要有随时赴死的觉悟。
传令登记死亡将士,发放抚恤,不多时赵云领兵赶来接应,就在濡须山东部扎营,等候大军到来。
次日诸葛亮兵到,见赵云将营寨扎在二十里外,言道:“两军交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当激励三军,鼓噪直上;不可迟延时日,消磨锐气。”
遂传令将大军直逼巢湖魏军大营,传令各将交替进攻,请刘禅一同径到营前督战。
刘禅疑惑道:“先生一直隐匿军中,叫魏军轻敌,再用奇计败之,为何现在要现身?”
诸葛亮笑道:“我正要曹休知吾在军中,调兵来决战,陈到将军才好行事。”
原来是为了吸引火力!
刘禅明白之后,回营披挂整齐,与霍弋、糜威骑马出阵,甚至想着能否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很快诸葛亮也骑马而来,刘禅疑惑道:“先生,你的四轮车呢?”
不坐四轮车的卧龙,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诸葛亮轻笑道:“孝直患病不便出行,我经过柴桑时将四轮车暂借他用了。”
“原来如此!”本来以为诸葛亮随时都能掏出四轮车,自己还想过把瘾呢。
法正得的病有些像后世的帕金森,也不知道董奉他们的针灸能不能见效。
说话之间,营中鼓声响起,朱桓再次出阵,到营外直呼夏侯霸搦战,要为部将报仇。
但魏军紧闭营门,不做理会,只好重新排兵布阵,调动弓弩手、投石车准备攻营。
诸葛亮轻摇羽扇,并不关心战场之事,见刘禅伸长脖子四处张望,似乎真有兴致统兵,遂问道:“世子果真要学排兵布阵之法?”
“当然!”刘禅欣然点头:“先生,我太想进步了。”
“既如此,亮便先从基础为世子讲述。”
阿斗向来做事没有耐心,三五天便惫懒懈怠,正好借此机会看他是否真的转变心性。
“先生稍等!”刘禅立刻将全琮、吴奋等年轻小将都叫到跟前,一起聆听现场指导。
读万卷书不如名师指路,有诸葛亮这样的大师讲课,大家一定要好好听,好好学。
“世子请看,魏营排布有序,分作三重,各处旗帜整齐,均有重兵把守,曹休不愧为曹氏千里驹也……”
诸葛亮见刘禅如此大度,非但不怒,反而欣慰一笑,手持羽扇指点全场,向众人仔细介绍排兵布阵之法。
刘禅认真听着,他本来对军事就一窍不通,冷兵器时代更没接触过,全琮等人虽然已经带兵,但听到诸多营中细节,也受益匪浅。
孔明的性格就是事无巨细,一旦他承诺的事情,就会一丝不苟去完成,尤其对阿斗,绝不会有半点敷衍。
魏军大营中,曹休看到阵前的诸葛亮,大笑道:“原来是孔明为江东军谋划,我就说小小的刘禅,哪有如此计谋?”
昨夜斥候就来禀报,说领军的是诸葛亮,曹休心中将信将疑,今日亲眼所见,总算长出一口气,心里也觉得舒坦不少。
“不想关羽回荆州后,孔明竟到了江东,怪不得刘备将刘禅留在建业,是我们大意了啊!”
一旁的贾逵无奈叹息,要是早知道诸葛亮在军中,肯定会劝阻曹仁去牛渚。
“哼,败了便是败了,大司马之死,与贾参军思虑不周脱不了干系!”曹休冷哼道:“如此智略,如何能做大司马参军?”
“行军布阵,乃大司马与众将决策,岂是我一人所定?”
贾逵气得脖子里的包一抽一抽,冷嗤道:“如今曹将军已知诸葛亮就在军中,恐怕也难免要吃败仗。”
“两军对敌,汝安敢乱我军心?”曹休大怒,就要传令将贾逵推下去斩首。
辛毗急忙劝住,曹休与贾逵向来不和,这在朝中人尽皆知。
曹丕刚登基时,便想授予贾逵符节接替夏侯惇守许昌,曹休从中作梗,说贾逵性情刚烈,轻视诸将,不可都督一方。
随后众人随曹仁出兵,年前攻破牛渚,曹仁没有就近调曹休,而是从广陵调曹真,曹休便怀疑是贾逵故意报复,不给他立功机会。
辛毗请贾逵下去休息,对曹休言道:“诸葛亮在此,恐淮南危矣!”
曹休冷哼道:“那诸葛亮是人,我也是人!诸葛亮会兵法,某亦熟读兵书,何惧之有?”
辛毗道:“此人智计无双,连先王都忌惮三分,将军不可轻敌。”
曹休捻须沉吟片刻,笑道:“江东军虽有小胜,但我们尚有五万兵力。诸葛亮却想以三万军攻营,欺我魏营无人乎?我自有对策。”
两军攻防半日,诸葛亮见曹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