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回府(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两日,京城表面依旧维持着太平盛世的繁华,暗地里却因北镇抚司的高效运作和辽东的紧急军情而暗流汹涌。

陈然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地图和卷宗,常常一坐就是一夜。辽东的地形、八旗的兵力分布、可能的进军路线、朝廷援军的调度……无数信息在他脑中交织、推演。

怜星默默地将膳食送到书房门口,由风吹雪接手送入。她看着书房窗口彻夜不熄的灯火,眼中担忧愈甚,却只是轻轻叹息,未曾打扰。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却依旧明亮。陈然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将手中关于辽东兵力布防的卷宗合上。连日来的精神紧绷,即便是他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两颗小脑袋一上一下地探了进来。

“爹爹……”奶声奶气的呼唤,带着点小心翼翼。

陈然抬头,脸上的凝重瞬间冰雪消融,化为一片温和。只见江小鱼和江无缺两个小家伙,正扒着门框,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他。江小鱼手里还笨拙地抓着一块咬了一半的桂花糕,嘴角沾着碎屑。

“怎么还没睡?”陈然放下笔,朝他们招了招手。

两个小家伙立刻像得了特赦,迈着还不算稳当的小短腿,“哒哒哒”地跑了进来,一左一右扑到陈然腿边。

“等,等爹爹。”江无缺口齿还不甚清晰,小手紧紧抓着陈然的衣袍下摆。

江小鱼则努力举起手里的桂花糕,踮着脚往陈然嘴边送:“吃,爹爹吃……甜……”

看着递到嘴边那半块沾着口水的糕点,陈然失笑,心中那点因军国大事带来的沉郁瞬间被冲散。他低下头,就着小鱼儿的手咬了一小口,点点头:“嗯,很甜。谢谢小鱼儿。”

得到爹爹的肯定,小鱼儿开心地眯起了眼,自己也啊呜咬了一大口。

怜星端着一个小炖盅,跟着走了进来,见到的便是这幅场景。她无奈地摇摇头,将炖盅放在书案上:“两个孩子不肯睡,非要来找你。这是孙伯让人炖的参汤,趁热喝了吧,提提神。”

她的目光落在陈然略显疲惫的脸上,有些心疼。

陈然接过炖盅,汤水温热,正好驱散了些许寒意。他看向怜星,语气带着歉意:“这几日忙,辛苦你照看他们了。”

怜星轻轻摇头,走到他身边,看着两个黏在父亲身边的孩子,眼神柔软:“他们很乖,只是想你。”她顿了顿,又道,“国事虽重,也需张弛有度。你如今是指挥使,更不必事事躬亲,熬坏了身子,反而误事。”

正说着,风吹雪也端着一盘刚洗好的、水灵灵的果子走了进来。“师父,小满刚去冰窖里取的果子,说给您解解乏。”

她话音刚落,小满就像只雀儿一样从她身后钻了出来,笑嘻嘻地道:“家主,这果子可甜了!您尝尝。”

一时间,原本肃穆沉静的书房,因着这一大两小的到来,顿时充满了生气与暖意。江小鱼和江无缺围着父亲咿咿呀呀地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趣事”,小满叽叽喳喳地描述着取果子时遇到的趣闻,怜星安静地站在一旁,风吹雪则将果子放在桌上,默默地将烛火挑得更亮了些。

陈然看着眼前这温馨喧闹的一幕,听着儿女稚语,感受着家人关怀,多日积压的疲惫仿佛真的被这平淡的暖流缓缓冲刷而去。他端起参汤,慢慢喝着,身心都松弛下来。

什么江湖风雨,什么朝堂暗涌,什么边关烽火,在此刻,似乎都被隔绝在了这间点着温暖灯火的书房之外。

“好了好了,时辰不早了,都该去睡了。”陈然放下空了的炖盅,一手一个,将已经开始揉眼睛的两个小家伙抱起来,“爹爹送你们回房。”

他抱着孩子站起身,对怜星和风吹雪道:“你们也早些休息。”

走出书房,夜风依旧带着寒意,但怀中两个小家伙温软的身体,以及身后跟随的家人,却让他觉得格外踏实。

或许,这便是他奔波劳碌、在刀光剑影中奋力前行,最终想要守护的东西吧。

…………………………

南北镖局的后院里,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将青石板地面晒得暖烘烘的。

王动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张宽大的藤椅里,肚皮随着呼吸一起一伏,鼾声轻微而富有节奏,显然是进入了物我两忘的至高睡眠境界。他旁边的小几上,放着一壶喝了一半的劣质茶叶,以及一碟……已经被扫荡一空的花生米。

林太平坐在不远处的石凳上,正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算盘,眉头微蹙,似乎在核算着这趟走镖的盈余。他嘴里念念有词:“……扣去人马嚼用,器械损耗,还有打点各路关系的开销,啧,叶总镖头这次定价还是太厚道了些,下次得建议她涨涨价……”

郭大路则光着膀子,露出虽有些松弛但依旧看得出底子的肌肉,正吭哧吭哧地举着一个石锁。汗水顺着他略显沧桑的脸颊滑落,滴在青石板上,留下深色的印记。他一边举一边嘟囔:“老了老了,想当年这百来斤的石锁舞起来跟灯草似的……现在这胳膊腿,不练不行喽,不然下次走镖,遇到硬茬子,岂不是要给咱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