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小寺覆灭(1 / 2)
就算小寺孝高素好兵书,有机略,一步百计,却仍然无力回天,根本无法扭转不利的局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如同黑色潮水一般的上杉军攻入姬路城中。
虽说小寺孝高在上杉军攻入城中后,故技重施,再度使用火牛计,一度阻遏了南面上杉军进攻的步伐。但上杉军与小寺军之间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姬路城北面、东面、西面三个方向的上杉军很快击溃了城中各处零星的抵抗,兵锋更是不断迫近本丸。
由于先前小寺职隆的数次主动出击,几乎耗尽了姬路城中的骁勇善战之士,以及领内青壮,使得本丸之中仅剩下五百余人里大部分不是老弱妇孺,就是疾病缠身、气息奄奄的病号,根本无力抵挡上杉军的攻势。
这时所剩无几的姬路城守军在经过扎比·布莱克索恩的炮击后,几乎是被吓得肝胆俱裂,还以为上杉军拥有神佛相助,哪里还有负隅顽抗的心思?
只有极少数深受黑田小寺家恩顾之人还在进行拼死抵抗,其余人要么缒城而下趁乱逃亡,要么直接放下手中的武器向上杉军投降。
要知道,无论多坚固的城垒,如果守方都开始消极防守,那么没有攻不破的。
然而,此次经略播磨一国的上杉军大部分还是由播磨土著领主征召的军势组成,军纪较差。
加上小寺家的负隅顽抗、诈降之举,使得作为上杉军偏师总大将的本庄繁长为了泄愤,并没有对受其节制的各部军势下达禁制约束。
这就导致姬路城周边滥妨狼藉、杀降之事不断发生。
这时的黑田小寺一族上下皆认为小寺职隆没能采纳小寺孝高所提出的议和不仅是错误的,还招致黑田小寺家遭到灭顶之灾。
可事后诸葛亮已毫无意义。
小寺职隆在见姬路城陷落已是必然后,便选择将黑田小寺家的家宝,以及剩余的财物尽数分给家中侍女、仆役、小姓等,而后就与主君小寺源太夫一同于姬路城本丸小广间中切腹自尽,由小寺家宿老曾我一信担任介错。
至于黑田重隆、佐佐木久连(黑田重隆之弟)、小寺孝高、小寺利高(小寺职隆次男)、小寺甚吉(小寺职隆三男)、井手勘七(井手友氏之子)、三木清闲、安保和泉介(安保和泉守之子)等黑田小寺一族上下一五十余人皆聚集在大广间之中,先后切腹、自刎、互刺而亡。
其中,小寺孝高在切腹自尽前深感悔恨,他心想:若是小寺家当初较早臣从上杉家,怎么会落得如今这个下场?若是自己的祖父、父亲听从自己的谏言,及时改换门庭,黑田一族又怎么会为小寺家陪葬?
而小寺职隆与小寺孝高父子的正室小寺岩姬(明石岩姬)、栉桥光(小寺政职侄女)这对婆媳却没有选择在姬路城破前逃往各自的实家或连襟,反而是带着十余名侍女,手持薙刀毅然决然的与涌入本丸之中的上杉军展开近战,就为了给自己的丈夫获得足够切腹自尽的时间,让他们能体面的离开人世。
毕竟小寺岩姬、栉桥光是久居深闺之人,不擅长冲阵厮杀,不仅没能起到阻遏上杉军的作用,很快就被如同潮水一般的上杉军淹没,先后被斩杀,落得个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
就算小寺岩姬、栉桥光出城向上杉军投降,在上月家、明石家、栉桥家等旗下国人领主的求情下,上杉清定也不会强行取她们的生命,只会让她们削发为尼,与青灯古佛相伴,就此了却余生。
姬路城中的攻防是相当激烈,城内多处火起,有上杉军足轻、农兵放的火,也有小寺军自己放的火。
在城破时,甚至还有一些小寺军高呼:“城中弗留半片烂布与上杉家享用!”在各个府库烧毁各种囤积的财物与账册。
尽管百屋众倾尽全力去阻遏上杉军的攻势,仍然显得杯水车薪,如同飞蛾扑火,不少人在遇到上杉军铁炮队后被当场打成筛子一般。
风廊水榭间,投缳而死者人无算,其妆束皆妇孺。方塘三亩,泛泛如水中凫者,皆老羸也。
姬路城,陷落;小寺家,覆灭。
在这战国乱世之中,锋芒毕露不一定耀眼,忍辱负重才是求生之道。
身柴崎山城二之丸箭橹上的本庄繁长看到姬路城中火光烛天,就能想象出当年本庄城被中条·伊达联军攻落的样子,不禁心生感慨:生世不幸、逢此多难,既以上杉军破城而感到高兴,又为一路上这么多城池、城下町、村落等被付之一炬而感到悲伤,内心纷乱无主。
即便到姬路城陷落后的第三天,城中还仍然有火没有被扑灭。
至此,播磨一国十二郡九十八乡尽数被上杉军压制。不论是盘踞在播磨中部长达两百余年之久的小寺家,还是延续了近百年的黑田家皆随着姬路城的陷落而覆灭。同时,上杉家治下还增加了一个适宜农耕、渔业发达的令制国。
不仅如此,播磨还是陆路上是近畿与西国连接的要道,且海上也是濑户内海前往淡路、四国两岛的要冲,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另一方面,之所以清定会对下冷泉一族进行抚恤的过程中大肆提拔,并安排部分人出任要职。是因为,清定对先前将下冷泉家划归别所家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