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铁砧酒馆(1 / 5)
夜色如墨,沉沉地笼罩着阿斯佩拉大陆南部的悬崖峭壁。
然而,在这片被禁忌之地灰雾与古老纷争阴影覆盖的土地边缘,却有一片灯火通明、生机勃勃的绿洲——薯条营。
篝火如同永不疲倦的星辰,在营地各处跳跃、燃烧,将温暖的光晕洒向每一个角落。
与两个多月前那仅有几顶帐篷、几座速凝泡沫工事的简陋前哨站截然不同,如今的薯条营,已如同一颗镶嵌在悬崖边缘的璀璨明珠,规模拓展至令人惊叹的两平方公里。
曾经临时性的速凝泡沫结构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由坚固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堡垒式建筑。
这些混凝土并非凡品,其中掺杂了微量的特殊“魔导材料”——一种能微弱增幅结构强度、并赋予其一定能量抗性的银色粉末。
这使得营地的建筑不仅坚固耐用,表面还流淌着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淡蓝色能量光纹,在夜色中显得神秘而强大。
人此时的营地内,玩家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穿着风格各异的装备——
从废土风格的拼接护甲、到阿斯佩拉本土的链甲皮甲、再到乐园科技感十足的合金外骨骼——如同来自不同世界的旅人,汇聚于此。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渡鸦”反抗军招募的原住民。
人类、精灵、矮人、兽人、甚至罕见的魔人、亚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面孔在这里和谐共处。
他们或是在工坊敲打金属,或是在训练场切磋技艺,或是在露天餐厅分享美食,或是在篝火旁讲述着各自种族的传说。
就连曾经在夜影堡活跃的玩家身影减少了许多,薯条营已然成为玩家们在阿斯佩拉大陆事实上的核心据点,也是无数厌倦了无尽种族纷争的原住民心中,新的希望之地。
而这一切的繁荣,几乎完全归功于玩家们从现实、废土及乐园带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异域文化”。
营地中央的“美食广场”永远人声鼎沸。
来自现实世界饮食文化制成的鸡肉味“碳烤岩蜥尾”、薄荷味“冰霜史莱姆果冻”、Q弹爽滑“深渊章鱼烧”;
废土特色的高蛋白的“辐蚯蚓肉串”、风味独特的“变种鹅肝酱”;
乐园特供的“能量营养膏”……各种匪夷所思又香气扑鼻的美食挑战着原住民的味蕾极限,也成为了他们了解“异世界”的第一扇窗。
这里简易的露天影院循环播放着玩家剪辑的“废土风光片”和“乐园宣传PV”;
全息投影游戏台前围满了好奇的精灵和矮人;
便携式音响播放着动感的电子乐,引得几个年轻的兽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扭动身体。
那些悬浮的照明球、自动净水装置、便携式通讯器、甚至偶尔掠过的侦查无人机……这些对玩家而言习以为常的科技造物,在原住民眼中无异于神迹。
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只要你愿意留下,无论出身种族,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精灵可以成为植物培育专家,照料营地里那些来自禁忌之地的发光蕨类;
矮人可以在工坊发挥锻造天赋,学习并改良乐园带来的合金技术;
人类可以加入守卫队,维护营地治安;
兽人可以担任陪练师,帮助玩家磨练近战技巧;
甚至那些没有特殊技能的亚人,也能凭借对自己种族文化的了解,成为乐园的“民俗顾问”或“语言教师”。
对于饱受战乱和压迫之苦的原住民来说,这种包容、自由、充满机会的氛围,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更令他们心动的是管理者林奇许诺的“终极庇护”——只要通过考核,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对乐园的忠诚,便能获得前往管理者陛下的神之国“乐园”的资格。
那里没有禁忌之地的致命灰雾,没有阿斯佩拉大陆的纷争战火,只有永恒的安宁与繁荣。
这如同救赎般的承诺,吸引着无数渴望逃离苦难的灵魂。
而眼下,在薯条营这片灯火海洋的中心,最耀眼、最喧嚣的所在,莫过于那座造型奇特的“铁砧酒吧”。
它并非建在地表,而是巧妙地半掩埋于一处天然凹陷的岩壁之中,只露出坚固的混凝土拱顶和几扇巨大的、镶嵌着厚重防爆玻璃的窗户。这里可以清晰的观赏涯壁下翻涌的云雾。
整体造型如同一座矮人风格的岩石堡垒,粗犷、厚重,却又不失现代感。
酒吧门口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由精钢锻造而成的铁砧标志,在篝火映照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这里,是矮人铁匠大师——德瓦林·铁砧的“新地盘”。
德瓦林·铁砧,这位曾经在夜影堡以固和精湛技艺闻名的矮人铁匠,如今的身份是“铁砧酒吧”的老板兼吉祥物。
他坐在吧台后一张特制的高脚凳上,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