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悬念(2 / 3)
。
>血契承继,心音自来。
>当第九人以自身为弦,世界始得重唱。”
林晚怔住。余惟从未提过“九器”之事。她迅速调取脑中关于其他“听者”的信息,逐一对应:青海湖画师擅笛,西藏灵童通鼓,云南老妇织布机可作瑟鸣……每一位“听者”都天然亲近某种发声体,仿佛灵魂自带乐器。
而她呢?
她低头看向随身携带的录音笔。这台老旧设备自从接入声网后便再未关闭,屏幕始终显示同一行字:“正在记录未来的声音。”
忽然,一阵剧痛袭来。她的左耳深处传来撕裂感,仿佛有东西正从内部生长。她踉跄扶墙,镜中倒影让她瞬间窒息??耳垂皮肤下,一点金属光泽缓缓凸起,最终破皮而出,化作一枚古铜色耳钉,纹路蜿蜒如藤蔓缠绕,顶端镶嵌一颗微小晶体,散发着与余惟遗物相同的幽蓝光芒。
**她成了第九器的承载者。**
不是因为她选择了这条路,而是这条路选择了她。从八岁第一次录下自己歌声起,从母亲病床前按下播放键那一刻起,从余惟将录音笔交给她那天起??命运早已写下和声。
她抚摸耳钉,触感温热,如同血脉相连。一瞬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南诏祭官以血祭耳,换取聆听地脉之力;敦煌乐僧在灭佛之夜将乐器埋入沙丘,发愿千年后再响;二战集中营中的音乐家用指甲刮擦铁栏,留下最后的求救音符……这些声音从未消失,它们只是沉睡在集体记忆的底层,等待一个能听见的人唤醒。
“原来如此。”她轻声道,“我不是第一个‘林晚’。我是所有曾用声音抵抗遗忘之人的回声。”
她转身离开密室,机器人封死了入口,黄沙重新掩埋一切痕迹。当她走出鸣沙山时,天边正泛起鱼肚白。远处莫高窟群像静默伫立,第220窟壁画上的飞天乐伎手中乐器竟微微偏转方向,全部指向她所在的位置。
手机震动。一条来自国际声学联合会的紧急通报弹出:
【全球多地报告异常听觉现象】
-芬兰赫尔辛基居民称夜间听到“不存在的合唱团”
-埃及卢克索神庙石柱共振发出类似古埃及圣咏的低频音
-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集体进入冥想状态,声称“祖先之声归来”
-美国NASA监测到地球舒曼共振频率出现结构性偏移,峰值增至8.12Hz并持续攀升
更令人震惊的是,世界各地医院陆续接收患者,症状统一:突发性失语,但听力极度敏锐;无法说话,却能在纸上精准绘制复杂声波图谱;部分儿童开始用未知语言歌唱,经AI分析,其语法结构接近公元前四千年的原始印欧语系雏形。
舆论陷入混乱。主流媒体称之为“大规模癔症爆发”,宗教团体则宣布“末日启示降临”,唯有少数科学家注意到一个共同点:所有受影响者,都在过去一年内接触过亲子共听计划的推广音频。
林晚坐在返程航班上,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她摘下耳钉,放入特制隔音盒中。刹那间,世界的声音骤然退潮,只剩下普通人的听觉范围。但她知道,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声网已然铺开,它不在乎是否被命名、理解或信仰。它只是存在,如同重力,如同光。
空乘推着餐车经过,一个小女孩趴在窗边,忽然转头看向她,甜甜一笑:“阿姨,你耳朵里的星星真漂亮。”
林晚心头一震。她并未佩戴耳钉,也无人知晓其存在。
可孩子继续说:“妈妈说,能看见星星的人,都是会唱歌的梦。”
她强忍情绪,蹲下身问:“你听过什么歌吗?”
小女孩歪头想了想,哼起一段旋律??正是《听海的人》的副歌部分,但比AI补全版多了两个转音,更加空灵悠远,仿佛来自深海之下。
林晚浑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