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太子的“道”(1 / 2)
宋濂石破天惊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标身上。
朱标自己也愣住了,他完全不明白这位老学士的意思。
“宋大学士何出此言?”
“殿下请看。”宋濂将两份卷宗并排放在朱标面前,一份是关于龙江船厂工匠王五的,另一份是关于演武场上异化的锦衣卫百户赵敬的。
“王五被‘嫉妒’腐化,殿下您没有杀他,也没有斥责他,而是承认了他的痛苦,说出了那句‘是啊这不公平’。”
“赵敬被‘忠诚’扭曲陷入狂热,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您主导了‘忠诚审查’,在军中植入‘怀疑’精神,教他们辩证思考。”
宋濂抬起头,苍老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殿下您发现了吗?无论是面对嫉妒还是狂热,您给出的药方都不是压制,而是‘理解’与‘疏导’。”
“您试图去理解那个工匠的怨恨,承认他遭受的不公,这股‘理解’的力量便冲淡了滋生‘嫉妒’的土壤。”
“您教导士兵们去怀疑去思考,这‘理性’的光辉便刺破了‘狂热’的温床。”
“这就是您的‘道’!”
宋濂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中回响,“这或许就是‘爱’的一种体现。它不是狭义的男女之情,而是一种更宏大的东西,共情,悲悯,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的着想之心!”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陈玄的思绪。
他猛的看向朱标,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是啊,自己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量化可以复制的“武器”,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虚空是纯粹的毁灭逻辑,它能理解并利用一切走向毁灭的负面情绪。
但朱标的“仁”,这种愿意去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特质,恰恰是“虚空”逻辑链条上缺失的一环。
它无法被计算无法被量化,因此也无法被腐化。
“胡闹!”朱元璋的怒喝声打破了沉思,“妇人之仁!战场之上你死我活,哪有功夫去理解你的敌人?难道敌人刀砍过来了,你跟他说我理解你的苦衷,他就会放下屠刀吗?”
这位铁血帝王本能的排斥这种“软弱”的制胜之道。
“父皇,或许这次的敌人和以往任何一个都不同。”朱标鼓起勇气,直视着自己的父亲。
“它不在战场上而在人心里,对付人心的敌人或许真的不能只用刀。”
父子二人再次陷入了僵持。
陈玄深吸一口气走上前。
“陛下,殿下说得对。”
“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
他的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就在这时,一名信鸽情报官神色凝重的快步走入,呈上了一份最高等级的加密情报。
“总督大人,京畿之外三十里处的平安村出事了。”
陈玄展开情报迅速浏览,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出什么事了?”朱元璋沉声问道。
“一种新的瘟疫。”陈玄将情报递过去,“村里上下一百多户五百余口人,没有人发疯,没有人变成怪物,甚至没有人死。”
“他们只是不说话了不动了。”
“他们就那么坐着或站着,不吃不喝不哭不笑,像一尊尊没有魂的泥塑。”
“当地的锦衣卫汇报,整个村子陷入了一种绝对的死寂和冷漠之中,仿佛所有人都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念。”
冷漠。
这是比绝望更可怕的情绪,是绝望的最终阶段,是生命之火彻底熄灭前的最后一点余烬。
“虚空”又进化了。
它甚至懒得去煽动仇恨和嫉妒,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效更根本的方式,直接抽走人类所有的情感连接,让他们在彻底的冷漠中自我消亡。
“封锁村子!一把火烧了!”朱元璋几乎是咆哮着下令,“绝不能让这种鬼东西传进来!”
“来不及了陛下。”陈玄摇头,“它的传播不靠接触靠的是人心的空洞,您今日烧了平安村,明日就会有万安村福安村。”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着太子朱标。
“殿下这就是您的考题。”
陈玄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那里没有敌人给你杀,没有阴谋给你破。”
“只有一群丢了魂的活死人。”
“现在轮到您了,不是用刀不是用火,用您自己的方式去把那些人的‘魂’给咱叫回来。”
朱标的脸色微微发白,他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这不仅是一个村子的存亡,更是对他刚刚被确立的“道”的一场终极考验。
如果他失败了,那所谓的“爱之公式”,所谓的“仁者之道”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朱元璋和陈玄重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