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凤姐用计(1 / 3)

加入书签

太上皇看着隆化帝这般神态,不由得冷笑一声。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狗急了还会跳墙呢。”

“他们就算是再废物,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挥起屠刀,却半点也不反抗嘛。”

“你以为如今的你做成了几件事情,就可以总揽大局了嘛,愚蠢。”

隆化帝听后一脸的不耐烦。

“父皇,今日朕前来,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的。”

“朕知道,你和开国元勋之间的情分颇深。”

“如今有了荣国府的开头,朕相信,四王肯定也是动了心思的。”

“朕希望你能和四王聊一聊,让他们乖乖的把西海军的军权交出来,让朝廷放手整顿西海。”

“朕可以许诺,只要他们乖乖听命,以前的事情,朕可以既往不咎。”

太上皇不由得摇了摇头。

“你觉得他们会把身家性命押在你的一个许诺上嘛,这可能嘛。”

“四王不是荣国府。”

“开国元勋之中,其他元勋都是降等袭爵。”

“唯有四王之家,乃是世袭罔替,三代王爵,百年经营。”

“他们手里到底掌握了多少的人际关系,朕都不敢说全部清楚。”

“再加上手握着西海军权,说的难听些,就算跟你闹翻了,人家还有一张底牌,让你投鼠忌器。”

“可若是西海兵权没了,他们最后的一丝保障都没有了。”

“你扪心自问,难道你会把自己的性命寄希望于他人的一念之间嘛。”

隆化帝一脸不屑深情,打量了太上皇一眼。

“父皇,你是真的老了。”

隆化帝对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调侃轻蔑。

“朕记得你以前不是这样呢,怎么,在大明宫住了几年,最后一点底气都没有了是嘛。”

“还是说都到现在了,你还想保住他们啊。”

“父皇,你清醒些吧,你能住在大明宫,都是朕念在父子亲情的份上。”

“若非如此,你连自己都保不住,拿什么去保他们。”

“多余的话,朕也不想说了。”

“既然父皇不愿意帮忙,那就等着看朕的手段吧。”

隆化帝说完转身离开了大明宫中。

太上皇看向隆化帝的眼神复杂至极,愤怒之余带着一丝担忧以及无奈。

但被困大明宫的他注定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望洋兴叹了。

时间一晃,转眼便来到了正月十五。

神都的护城河倒映着万家灯火,朱雀大街上蜿蜒的银河是百姓手提的八千盏鲤鱼灯。

皇城角楼垂下十丈长的鎏金灯轮,缀着的琉璃铃铛在夜风中叮当作响,与教坊司新谱的《太平乐》交织成一片祥和的声浪。

金明池畔的灯山忽然喷出火树银花,人群中爆发出潮水般的欢呼,礼部官员正在试验焰火配方,硫磺气息混着蜜饯的甜香漫过虹桥。

与此同时,北境幽州的烽燧台沉默地吞噬着暮色。

校场上的玄甲军正在用石蜡反复擦拭枪槊,铁器相击的锐响压过了野狼的哀嚎。

朔方军大营里,三十车青盐被重新分装进牛皮囊,军需官在油灯下核验箭簇数目时,烛芯爆开的火花与国都的焰火惊人相似。

城垛望楼的值守士兵突然抬头,看见北极星的光芒正被翻卷的狼烟缓缓蚕食。

朱雀门城楼嬉闹的孩童伸手接住飘落的焰火余烬时,幽州骑兵的箭囊正接住边关年后落下的第一片雪。

世界永远都是这样的,有人在繁华之处享受岁月静好,有人在泥泞血泊之中负重前行。

作为最近风头最盛的勋贵,荣国府内也是一片热闹景象。

腊月的寒意还未散尽,荣国府内却早已是暖香浮动,流光溢彩。

戌时刚过,各房各院的朱红大门次第敞开,丫鬟婆子们穿着新制的比甲,捧着食盒酒具,笑语盈盈地穿梭于廊庑之间。

偌大的府邸仿佛一座自成一体的灯城,连角落里那口养着锦鲤的大缸,都映满了廊下挂着的琉璃绣球灯的光斑。

荣禧堂前庭院是正经的宴集之地。

贾母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袄,歪在铺着狼皮褥子的榻上,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

眼前一溜长案,摆满了山珍海错:鹿肉野鸡锅子咕嘟冒着热气,酥炸鹌鹑金黄焦脆,另有各色精巧点心,如玉露团、紫云糕,皆做成花卉瑞兽模样。

王熙凤一身遍地织金缠枝牡丹的绯色袄裙,如同最耀眼的一盏明灯,穿梭于席间,说笑话、布菜斟酒,气氛欢乐至极。

最得孩子们喜欢的,是府里自扎的灯山。

以竹为骨,绢纱为肤,扎出了“八仙过海”、“瑶池盛会”等各样故事人物,里头点的皆是上好的牛油巨烛,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