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谋划入阁(2 / 3)

加入书签

,苏慕白和林如海便来到了书房之中。

在林如海看完了苏慕白的平突厥策论后,很是感慨说道。

“陛下为了丰盈国库,准备北方战事,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

“你此番南下罚没的财物,让陛下下定了决心,准备和突厥做上一场了。”

“看来等你和黛玉完婚之后,你就得考虑外放北方的事情了。”

“怎么样,你可有想去的地方吧。”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幽州,既然要外放,自然要去一线的幽州。”

林如海不由得摇了摇头。

“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以身犯险,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幽州不行,这样,去冀州吧。”

“冀州比邻幽州,你就在后方负责统筹后勤,既能分润功劳,也不至于身陷险境,如此岂不是一举两得。”

苏慕白目光坚定说道。

“岳父大人放心,即便是去了幽州,我也能护住自己周全。”

“而且我与黛玉的婚期是十月初六,成婚之后再外放幽州,已经是到了初冬了。”

“那个时候突厥南下的各部肯定已经返回草原猫冬,去幽州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另外有关平定突厥的策略,岳父也都看过了。”

“对突厥的作战,主要是以轻骑兵轻装上阵,就粮于敌,长途跋涉突袭突厥草原部落为主,战场不在幽州。”

“所以年后的幽州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看着苏慕白已经打定了主意,林如海也是有些无奈。

“你啊,太有主见,也好也不好。”

“罢了,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还是那句话,安身为主,建功立业,那都是次要的。”

“没有了有用之身,一切都是虚妄的空中楼阁。”

苏慕白点了点头后说道。

“岳父大人放心,我心中有数。”

在商议完平定突厥策之事后,紧接着林如海又和苏慕白聊起了很快就要开始的内阁会议。

眼下大周的内阁之中,首辅大臣便是左相柯政。

柯政在朝中为官多年,门生故旧极多。

不过柯政和隆化帝的关系不算和睦,对于隆化帝上位的手段,柯政也是心存不满。

而且柯政在对突厥的战略上,是坚定的保守派,并不支持与突厥大规模开战。

此前因为隆化帝绕过内阁,直接给朔方军增加军费之事,柯政这位首辅便和隆化帝闹过矛盾。

除了首辅柯政外,便是次辅萧钦言了。

萧钦言本就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个职务的出现,就是皇帝为了分化约束宰辅的权力所创立的。

因此萧钦言和柯政矛盾颇深。

萧钦言这个人属于典型的揣摩上意,皇帝是什么想法,他就附和什么想法。

从萧钦言主导关税案的行为来看,萧钦言肯定不是什么好官。

但从隆化帝的角度来看,有这么一个严格呼应自己的次辅,实在是太棒了。

说起来萧钦言跟秦桧的为官有点类似。

提起秦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铁杆投降派,害死了岳飞,跪舔金国的软骨头。

但事实上,早期的秦桧可是坚定的主战派。

正如后世那位大汉奸,与日寇同流合污,建立伪政府。

谁又能想到他当年为了革命去刺杀摄政王,还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志呢。

大明王朝1566里边,嘉靖皇帝评价官员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没有真正的贤臣,有的时候,贤与不贤,也由不得他们。

萧钦言自然也是这么个情况,他无非就是为了谋求晋升,附和隆化帝的心思而已。

支持对突厥开战,只是萧钦言为了往上爬的一种观点而已。

就像秦桧一样,早期的秦桧是理想主义者,最终向现实妥协,因为皇帝想和谈,他一心主战,除了为自己招灾惹祸之外,不会对局势有任何改变。

当然了,这也改变不了秦桧是个奸臣的事实。

毕竟向现实妥协办法有许多种,可以明哲保身,隐居避世。

但秦桧选择了逢君之恶,帮着宋徽宗一手炮制了风波亭冤案,彻底将南宋中兴的最后希望碾碎。

言归正传,整个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主要的构架便是如此,一派以萧钦言为首,一派以柯政为首。

听到这里,苏慕白有些好奇问道。

“那岳父大人算是哪一派呢。”

林如海听后淡然一笑说道。

“我不属于这两派,游离在他们之外。”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我有独立存在的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