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春闱(3 / 3)
交近攻,离强合弱。
突厥内部部落繁杂,是松散的联盟部落制度。
且突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可行离间之计。
其二便是改变固有防守为主的对战思路,要主动出击,长途奔袭到突厥部落的后方,就粮于敌,寇可往,我亦可往。
其三便是破河套之策。
组建骑兵军团,上等战马乃是最重要的资本。
大乾并不盛产战马,若想组建骑兵军团,必须获得一个养马的基地。
而河套平原便是毗邻大乾最佳的战马出产地。
只有不惜代价拿下河套平原,才能够具备建立精锐骑兵军团的条件。
而后苏慕白根据河套的局势和大乾的军力,构思了一下进攻河套的方案和成功可能性。
一篇策论不知不觉便写了两千余字。
在文章结尾,苏慕白又画龙点睛。
平定突厥,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多管齐下。
以军事为先锋,政治为后盾,经济为支撑,外交为辅助,方能逐步削弱突厥,边疆安宁,国家昌盛。
在完成了这篇平突厥策论之后,苏慕白继续看起了其他四道策论题目。
这四道看起来就正常了许多,基本都是主政一方如何发展地方,劝课农桑,又或者一些官司案件该如何断案之类。
要知道,古代的地方官员除了军权无法染指外,整个地方的政务权力可谓是一把抓,小到案件,大到经济民生,都是地方主官说了算。
要不然也不会有抄家知府灭门县令这句话了。
进士就是官员预备役,除去发展民生外,对于大乾律法也是要熟读于心,免得回来处理案件搞出一堆冤假错案。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二月十七的下午,伴随着三声锣鼓声,考官们纷纷开始收卷。
有些还没有答完卷的考生苦苦哀求,希望能够再给点时间。
然而任凭他们如何哀求,都是无济于事。
伴随着科举结束之后,举子们一个个满脸憔悴离开了贡院之中。
九天贡院的生活,对人生理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饶是以苏慕白这种身强体健之人,都是觉得有些疲惫,就更别说其他考生了。
在走出贡院不久后,苏慕白便看到了管家王文在贡院外等候的身影。
王文在看到了苏慕白后,也是赶忙迎了上来。
“少爷,咱们回家吧。”
苏慕白微微点头后道。
“走吧,对了,家里人呢。”
王文轻笑一声道。
“老爷和夫人都在家里,就等着少爷回去了。”
在上了马车之后,苏慕白静静的靠着马车闭目养神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