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 2)

加入书签

林怡回到宁乡,继续平静地过日子。

不到乡镇医院来一趟,不知道情况如此触目惊心!

小病熬着不看,熬成大病看不好是常态。因为条件不好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女人方面的难言之疾更多得难以计数。

在这里,早婚早育是常态,未婚怀孕的也很多。常常有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被三十来岁的“婆婆”领着来检查男女。看着那张做自己妹妹还嫌小的脸,林怡好气又好笑,冷漠而坚决地告诉这些人,国家早就不允许非医学需要鉴别婴儿性别。

她清冷孤高的性格帮了她,平素说话不喜欢做多余表情,对方本来就理亏,唯唯诺诺地走了。

这天经过2号诊室,里面黑压压一片人,一群妇人围着同事瞿素芳:“你就说一句话我们又不会拿你怎样!”

妇人乙:“就是啊。我们老三生了四个女儿了!这次提前开估嘛!”

妇人丙:“如果生下来还是女儿,他媳妇还要继续生,还不是他媳妇受罪。”

人群中央坐着一个小媳妇,低着头,也不说话,人瘦弱到极点,衣服套在她身上空****的,也就是肚子这里比平常人大了一点儿。

瞿素芳温温柔柔地说:“这是我们不允许的……”

她圆头圆脸,平时对人温柔亲切,声音又小,妇人们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边吵吵着边把包围圈越收越紧。林怡看不过眼,大步流星斜签进人堆中,挥舞胳膊:“去、去去!产妇做产检,关你们什么事?赶集吗?”

妇人们一哄而散,瞿素芳吁一口长气:“小怡,多亏了你。”

“是你太好说话了。”林怡示意那孕妇到检查**躺着,“该说的话说完就行了。”

“好的,我知道了。”

检查完毕,意料之中的,产妇营养不良,已经影响胎儿了。

瞿素芳皱眉道:“重度营养不良,你平时都吃什么?”

产妇说:“米饭、青菜。”

林怡忍不住插嘴:“肉呢?”

“最近猪肉贵,给孩子们还有老公吃了。”

“鱼呢?”

“鱼也不便宜啊!正在休渔期,活鱼死贵死贵的,一星期熬一次鱼汤给老公补身子。”

林怡白眼快要翻到天上去。

“你是孕妇,更加需要注重营养。”瞿素芳轻声说,“我开一些维生素给你回去补充身子吧。”

孕妇说:“医生不用了,那得多费钱啊。我家里只有我老公在打工赚钱,还有三个孩子要吃饭,花不了这么多钱。”

林怡问:“我看你产检记录卡只有两次?”

“我老公说,怀孕了生下来就行了,他妈妈生他那天还在地里干活呢,哪儿来那么娇气。是我觉得这两天肚皮有点紧,才过来的。既然确定孩子没事,那我就回去了。等要生那天再过来。”

孕妇说完,扶着腰站起身,瞿素芳伸手向自己口袋摸去,林怡一把拉住她。

等那孕妇走后,瞿素芳才嗔怪道:“你干嘛拉住我的手?”

“你为什么掏口袋?”

“我见她怪可怜的,想要帮帮她。”

“如果你善心泛滥,可以捐助两个失学儿童。前提是匿名捐助,别泄露个人信息。”

“小怡,你何苦这样说话刻薄!”

“你帮得了她一时,帮不了她一世。”林怡淡淡地说,“连自己都不爱惜的人谁能爱她?别说我不让你帮她,我还建议,等她生产的时候,直接转到大医院去,不要在这里生。”

瞿素芳愕然道:“为什么?”

“她现在已经周身隐患了,还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到生孩子的时候非出问题不可。那些亲戚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送到大医院,设施齐全医生技术好,好歹还有活命机会,放在县医院里生产的话,十死无生。”

瞿素芳低头不语,林怡也不多说话。

能说的都说了,怎么做就是瞿素芳的选择了。

下午到另一条村义诊,林怡投入工作,把这件事丢到脑后去。晚上有工作餐,林怡想躲,正好有救星来:“小怡,晚饭一起吃?”

“好啊。我在黄村义诊,你呢?”

“我五点来接你。”

苏为民买了一辆高尔夫,五点准时出现在黄村路口,凑热闹的人都朝这边看。

“小怡,有人开车接送哦。”

“是朋友啦。”

“年纪轻轻有车有房的,潜力股要好好抓住啊!”

“哈哈……”

这地方的人习惯买卡罗拉等大块头的车,小巧紧凑容量有限价格又偏贵的高尔夫在他们眼内属于不实用的“玩车”。

这里的消费水平低至林怡无法想象,她渐渐明白自己之前看到的只是象牙塔里的一角天空。

从学校到学校,再到医院,清城医科大学那小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