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眼盲的本质是心盲(1 / 2)

加入书签

一个中年男人眉头下压,眼神上下打量萧如晦:“找谁?”

“我们是商人,看中了这里的良田,想问问是不是您家的,卖么?”

萧如晦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一袭锦袍,手持折扇,一副富商派头,礼貌的问道。

中年男人想了想,把门直接打开了:“想买?”

“想买。”

男人满脸堆笑地将他们迎进门,口中絮絮叨叨:“老爷早有卖地和宅子的心思,只是近日忙,这才耽搁了……”

“听朋友说楚州的好地块都在这边,所以我来转转,有合适的良田想买了种蔬果。

路过您家这片地,一眼就相中了。

这才冒昧来问。

在下姓惠单名一个霄字。

这位是我的朋友。

敢问您如何称呼?”

男人的视线扫过萧如晦腰间的玉佩,他一眼就认出那是价值数千两的羊脂白玉,对萧如晦的话深信不疑:“小的是这里的管家,钟铭。”

任九渊道:“钟管家能带我们到处看看么?”

任九渊跟在萧如晦身后,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院内的每一处角落——庭院打扫得极干净,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可偏偏后院那间仓库的门锁上,却沾着新鲜的泥渍。

“这宅子风水不错。”

萧如晦摇着扇子,笑眯眯地问,“不知后院那口井水质如何?若买下宅子,总要试试水。”

钟铭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干笑两声:“那井年久失修,水早已不能饮用了。”

任九渊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仓库——门上挂着的铜锁崭新,锁孔处却有细微的划痕,像是最近频繁开合留下的。

日落前,萧如晦和任九渊从钟宅离开,回到客栈。

“你们回来了!”

宋清荷在这儿呆了三四个时辰,总算是盼着他们。

“怎么样?有收获么?”

萧如晦坐到圆桌旁挨着宋清荷的位置,道:“惊鸿,你先说说你顺着车辙印都有什么现。”

傅惊鸿道:“我顺着车辙印走出去七八里地,现车辙印消失在主路上,是通往京城方向的路。”

“看来从钟宅运了东西去京城,很可能会送到钟赟府上。”

任九渊低声道,“我们若派人盯着,或许能截到。”

“九渊说的是,今晚我们连夜赶回莲花县,飞鸽传书回京城,便能赶在这车东西到京之前安排好。”

萧如晦微微颔,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牌,眼底闪过一丝锐利:“钟铭此人在向我们介绍后院的一处仓库时,说话眼珠频频右移,右手拇指总在袖口摩挲,他在说谎。

任九渊低声道:“仓库一排共三间,有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院子里有口井,井沿的青苔有被频繁摩擦的痕迹,可他钟铭却说井已经废弃不能饮用。”

他顿了顿道:“我今天在街上被一个妇人拦住伸冤,她的丈夫去钟宅送菜后失踪。

之前的县令不肯受理,所以妇人伸冤无门,今儿特地在街上拦我。

我怀疑与那口井有关。”

萧如晦眸子一沉:“惊鸿轻功佳,夜探钟宅最为稳妥。

我和宋姑娘先回莲花县。”

“好,我这边查到任何消息都会马上传信给您。”

任九渊的眸子闪着希望的光,本来被贬谪到楚州,他已经对朝廷失去信心,可与萧如晦的再次见面,明明十几年没有见,却依然能够立马恢复到小时候的那种默契,两个人一起查案,一起铲除世间的罪恶,就好像一把火点燃了任九渊冷若寒冰的心。

津州。

何必将‘神龟’的寺庙围起来,方圆五十里清场,方便兴懿皇帝前去观看。

兴懿皇帝一身黄色的便衣,带着江岁宁和陆观棋顺着寺庙前的台阶走进寺庙,在寺庙后靠山的院子果然瞧见了一只硕大的乌龟石像半个身子在院外,半个身子在院里,围墙缺了一大块,零落的石砖散在周边。

陆观棋冷眼看着,他本就不信会有‘神龟’预测未来,而这乌龟比地面高出半个身子,从前是怎么可能被埋在地下的呢。

何必大声诵读乌龟背上的字,满是对兴懿皇帝的歌颂,甚至连兴懿皇帝的年号都‘预测’出来。

‘甲辰年九月初一,紫微东移,有兴懿圣主御极百载,当开万世太平!

在场的人跪倒,高喊‘吾皇万岁万万岁。

陆观棋瞥见乌龟的一只爪子上沾了朱砂。

兴懿皇帝显然很受用,亲自走到乌龟旁边,伸手触摸,还让江岁宁也过去,“乌龟是祥瑞,刻着朕的年号更是老天对朕的嘉赏,来,宁儿,你也摸一摸,沾沾福气。”

从寺庙返回县衙的路上,依然没有百姓。

到了县衙,兴懿皇帝仍然很高兴,大马金刀的坐在太师椅上,道:“观棋,你瞧见了,大全数百年历史,第一次出现就是在朕的时期,好啊。”

陆观棋不似这般‘天真’,道:“皇上难道没有觉得乌龟的位置不太对劲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