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克己复礼仁之道,落子天下执棋人(3 / 8)

加入书签

nbsp;   旁边的不空低头看了一眼旁边自己亲手捣成团茶的楞严三昧叶,目不斜视,只是心中默默敬佩面前这两人的随口胡言和臭不要脸。

    “太上合道,元始治世,首重这个‘治’字,若是上下有序,阴阳和谐,五行相生便是‘治’,若是上下失衡,阴阳失调,五行相犯,便是‘不治’。”

    “治与不治,首重‘无为’!”

    “顺天应道,便是无为。所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亲之道不可不察,诸如胡人这般乱人伦,晦阴阳,执刃生杀,不知理也!”

    “亲亲之道?”钱晨垂目,看着空荡荡的茶杯道:“那是什么?”

    “爱人!”崔浩道:“爱人近乎道,掌教以为如何?”

    钱晨点了点头。

    太上合道,依依不舍,但并非无情,而是至情。

    元神道果几乎重塑了诸天万界的大道,它保护着所有人的自我和人性,将那凌驾万物之上,主宰大道的存在都化为了‘人’。

    让他们有了爱恨情仇,种种心动,维护他们的人性不被大道磨损。

    所以爱当然是大道!

    ‘人’也近乎道……

    “那爱又是如何诞生的呢?佛门说有情众生,道门说上古天真,在道德伦理都无的时候,在一切蒙昧之前,我们是如何学会‘爱’的?”

    “有人说,有知即有情,但有了知觉,就一定有‘爱’吗?”

    “若是如此,天下如何能见到那遍地的惨事?”

    “推己及人,道主,你第一次感知到‘爱’的时候,难道不是父母怀抱,触碰你的一瞬间?而老夫第一次自然而然的爱,也是见到幼子的一刹那。”

    “所以,人之初,性之善,源于爱。”

    “大道之正,在于爱人!”

    “父母报之以爱,孩童无知,却难还之以‘爱’。”

    “所谓逆人伦,乱阴阳,便由此始。种种诸恶乱象,首在不爱。父母养之,倾尽心血,儿乃壮,弃之不顾,如此贪暴淫恶,一发不可收拾。天地之间,若都是此辈,与禽兽何异?”

    “人族能养,始因为爱。但养而不教,爱而不顾,那父母见子,何必养之?”

    钱晨沉吟许久,越发觉得面前这老头有意思了!

    此人维护礼法,居然是因为礼既是‘爱人’。

    他的意思是,人性源于爱,而爱的起源是父母……

    根据钱晨对母系社会的认知,这里‘父’存疑,至少是源于母爱。

    所以母爱塑造了人性,但幼童的无知,往往不能理解和塑造‘爱’。

    也就是说,人天生是爱人(子)的,但人并不天然是人,而是感受了父母之爱,才成为人!

    所以成人和爱人之间,有一段兽性蒙昧的时期,而想要度过这一时期,便需要教化。

    在人还不会爱人的时候,需要教化来塑造他。

    而这种塑造和教化,便是‘礼’!

    既然人是大道,爱是大道,那么礼也是大道,只不过是人之大道。

    钱晨总结他的核心意思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人道成焉!”

    “所以孝乃人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