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273亿资金要转移,汇沣银行天要塌了!(3 / 5)
、满心绝望的是,刘峦雄、郭河年、邵逸福的资金转移申请,不过是个开端,远远不是这场“灾难”的终点。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会议室门被一次次敲响,手下员工一个个神色匆匆地进来汇报,十几位香江商界华裔企业老板或负责人接踵而至,诉求惊人的一致——要将公司或个人的资金从汇沣银行转移出去。
这里面,包括林浩然的大哥林浩宁,以及两位姐夫。
汇沣银行要天塌了。
对沈弼等人而言,如今简直就如同天塌了一般。
他们统计了一番要资金转移的金额,已经高达273亿港元这个数值了。
这代表着什么,在场的高层们心里都非常清楚。
原本,汇沣银行仅剩下870亿港元左右的资金规模,这下子直接要缩水近三分之一,资金规模将跌至不足600亿港元。
作为汇沣银行高层,他们都知道,别看汇沣银行还有大几百亿的资金规模,可这里面的资金,有投资的,有放贷出去的,有作为银行日常运营准备金的,还有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项目的资金沉淀。
真正能随时调配、应对突发资金外流的流动资金,其实远没有账面上的数字那么充裕。
如今一下子要流失273亿港元,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可以说,一旦将这笔高达两百多亿港元的资金都转出,汇沣银行真正的流动资金,就真的所剩无几了。
到时候,汇沣银行日常的运营周转都会出现巨大问题,许多短期贷款的发放、日常业务的结算、员工的薪资支付等都将面临资金缺口。
到那个时候,随便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更别提还有非常可能发生的挤兑潮了。
一旦挤兑潮出现,他们汇沣银行便会如同当年的恒声银行那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在香江金融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惨痛的一笔。
甚至可能就此被市场淘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商业案例中反面教材的典型。
大家已经想象得到后果的严重性了。
他们或许有那些英资财团的撑腰,可如今很多资金都在外面,比如那些投资、那些放贷,都不是一时片刻能够收得回来的。
“沈弼先生,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啊!”包约翰急得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双手撑着腰,“得赶紧想个办法,把那些要转移的资金留住,哪怕留下一部分也好。”
沈弼眉头紧锁,此刻已经难以保持镇定了:“现在客户去意已决,想要留住他们谈何容易,不过,我们还是要试一试。
约翰先生,你负责联系这些客户,尤其是那些和咱们银行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看看能不能通过谈判,了解他们的真实诉求,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比如提高存款利率、减免部分手续费等,争取让他们改变主意。”
包约翰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办,不过沈先生,就算能留住一部分,可还有那么多资金要转移出去,咱们的资金链还是会有很大问题啊。”
“各位不要太慌,哪怕到了绝境,我们依然还有海丰银行,实在不行,我们向海丰银行申请资金援助,暂时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有高层提议道。
“想要海丰银行提供帮助?海丰银行董事会第一个就不答应,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也不可能允许,这个想法想想就好了。”然而,马上有人便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1978年,他们与美国海洋密兰银行达成协议,以3.41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改行51%的股权。
在入主海洋密兰银行之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