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佛前宏愿(2 / 3)
台。终于在五百岁那年悟透《金刚不坏经》的精髓,肉身淬炼得如琉璃般通透,佛骨中凝聚的金光能穿透三重魔障,指尖流转的佛力可令枯木生花。
那天,天地异象陡生,南天门下的光幕时隔千年再度亮起。他踏着祥云而来,望着那道横亘天地的光幕,光幕后是传说中的仙境,云雾里隐约可见诸佛的虚影,梵音如潮汐般漫涌;可光幕前缠绕的不是祥瑞,而是紫黑色的天雷,每一道都如巨龙翻涌,噼啪作响的雷火中,还夹杂着无数修士的残魂哀嚎——那是古往今来无数闯天门失败者的怨念,他们或被雷火焚身,或被罡风碎骨,连轮回的机会都未曾留下。
“燃灯佛子,你可知天门规矩?”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光幕中传来,带着天道的漠然,“肉身过此关者,方得证道,佛位可期;肉身毁于此者,魂归虚无,前尘尽散,再无来世。”
他当时笑了,佛骨中的金光随笑声震颤,在雷火映照下泛着决绝的亮:“弟子修佛道,本就不求永生,只求证得大道。若连这雷火都扛不住,算什么金刚不坏?若大道需以肉身铺就,弟子甘为薪火。”
话音未落,第一道天雷便劈了下来。紫黑色的雷火如锁链般缠上他的身躯,瞬间灼穿了袈裟,钻入皮肉。他听见自己的骨骼在噼啪作响,像是干柴投入烈火,可他咬着牙没动,任由雷火顺着经脉游走,试图用佛力将其炼化。第二道、第三道……天雷越来越密,到后来整个天幕都成了雷火的海洋,他的肉身从指尖开始碳化,琉璃般的皮肤剥落下来,露出
剧痛中,他忽然看见光幕后闪过一道模糊的影子,像是个灰衣僧人在朝他摇头,那身影袖口绣着的“卍”字印,竟与万佛堂的镇寺古佛同款。紧接着,一个声音直接撞入他的神魂,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痴儿!你可知为何天门千年一开?非是天道吝啬,实是凡胎肉身难承仙境灵力,强行闯入者,轻则爆体而亡,重则灵根污染仙境,遗祸无穷。你这金刚身虽强,却缺了一丝‘变数’——需得兼容万法,方能在雷火中寻得生机。”
“变数……”他的意识已开始涣散,佛骨中的金光越来越弱,每一次呼吸都带出火星,“可弟子……已无退路……”
“你若肯立一宏愿,留一缕佛骨入轮回,或有机会补全此憾。”那声音放缓了些,似带着悲悯,“你这佛骨经百年佛法淬炼,又经天雷火锻烧,已藏着‘不灭’之基。待来世,寻一能兼容魔、道、仙、佛四象灵力者,以你佛骨为引,助他炼就‘万法不侵’之躯。他若能闯过天门,便是替你证了大道;他若能在仙境重塑金身,你这缕残魂便可附于其上,也算补全了今日之憾。”
“我愿……”燃灯佛子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佛骨中的金光骤然炽烈,像是在为这誓言加持,“弟子燃灯,愿舍金身,留佛骨入轮回。来世不论投身何道,必护持那兼容四象者,以佛骨为引,助他淬炼万法不侵之躯。若他能闯过天门,弟子残魂愿附其重塑之金身,了此大道之念;若他失败,弟子魂飞魄散,绝不怨怼。此誓,天地为证,佛骨为凭!”
话音落,他的金身在雷火中彻底焚尽,化作漫天金粉。意识沉入黑暗的前一秒,他听见自己手中的佛骨舍利发出一声轻鸣,那道誓言竟像符文般,被生生刻进了舍利深处。
“呼……”
小沙弥猛地睁开眼,额头上布满冷汗,沾在稚嫩的脸颊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他抬手抚过心口,那里的僧衣总是比别处更烫些,像是揣着一块永远不会冷却的炭火——那是他上一世残存的佛骨,此刻正随着他的心跳微微发烫,骨缝里仿佛还卡着当年的雷火碎片。
这一世,他三岁时被万佛堂的住持捡到在山门外的石阶上。那时他怀里就揣着这半块温润的头部佛骨,骨面上隐约有个“祖”字,应了住持前夜“佛骨寻祖”的梦境。他没有法号,只被唤作“祖”,允许独自居住在后山小院。七岁那年,菩提树下的一场高烧,让他记起了所有事——记起雷火焚身的剧痛,记起天门光幕后的灰衣僧人,记起那个刻在佛骨上的宏愿。烧退之后,他指尖竟能凝出微弱的金光,能看懂藏经阁里最晦涩的佛典,还有此世未曾见过的法力——那是上一世残存的能力,也是宏愿赋予的使命。
从那天起,他便开始在这后山小院打坐,日复一日地运转佛法,滋养那缕佛骨。他知道自己这一世成不了真佛,肉身凡胎承载不住完整的佛力只能靠他。
可他体内的佛骨记得一切:记得如何在雷火中守住心神,记得如何以佛法调和驳杂灵力,更记得那个需要寻找的“兼容四象者”该有怎样的气息。他等的,就是那个能让佛骨共鸣的人,那个能替他走完未竟之路的人。
这一等,便是不长不短的十年。
直到熊烈被普慧带回万佛堂的那一天。
那天,山门外传来震动,说是普慧师叔从鹿鸣书院带回个灵力驳杂的修士,既带着魔域的诡谲黑气,又缠着昆仑的清灵仙韵,最奇的是,周身竟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佛火,像极了……像极了当年雷火中未灭的余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