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位高权重的大人物(1 / 2)

加入书签

按照相关规定,死两个人的生产事故,如果能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就可以被评定为是普通事故。

追责的程度就可以变得很轻。

但要是死了三个人就不一样了。

按照规定,一旦确定受害者的人数达到了三个,或者是三个以上,当地行政区域的一把手,也就是县委书记,将会被就地免职!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而且还会严格这么做!

会不会?

徐源鑫这位受害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卷宗里的原因就是这个。

杨同新重新拿起手机,按照煤矿爆炸案发生的时间,搜寻当年丰安县的县委书记是谁。

嗯!

空缺!

当年这个时间段,丰安县没有县委书记。

甚至从时间上看,丰安县的县委书记空缺了长达八个月之久。

那么在当时,应该就是县长在主持丰安县的全部工作。

而煤矿爆炸案的受害者人数一旦达到三个。

这位县长也将会被就地免职。

杨同新继续搜索。

找到了当年那位县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杨同新一跳。

煤矿爆炸案发生的时候,时任丰安县县长的是黎耀华。

这个人可不简单!

而且现在也是位高权重!

从简历上看,煤矿爆炸案不仅对黎耀华没有影响,甚至在半年后,黎耀华顺利接任丰安县县委书记。

又在五年后,升迁到市里做了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

几年后,升任常务副市长。

然后又调到别的城市做过市委副书记。

更是在两年前,又被调回到三川市任市长。

丰安县也只是三川市三区五县中的一个县城而已。

当年丰安县的县长,如今已经成了三川市市长。

这件事,也在丰安县留下了一段佳话。

甚至杨同新在考入体制内的时候,还以黎耀华为榜样。

也想着能够像他一样可以平步青云。

将来可以把官做的越来越大。

只是杨同新没想到,当年煤矿爆炸案发生的时候,主抓丰安县全面工作的人,竟然会是黎耀华。

杨同新内心惊惧,点燃一颗烟,缓缓放松神经。

怪不得,这么多人不想他重启五·一三特大煤矿爆炸。

原来这件事牵扯的这么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陈路南制造的煤矿爆炸案跟黎耀华无关。

但是从卷宗上的死亡人数来看,黎耀华肯定插手过后期的调查工作。

不然如果三位受害者如实上报!

黎耀华别说是做三川市的市长了,怕是当年他做丰安县县长的时候,就已经被就地免职了。

后面的升迁也根本不会有。

甚至黎耀华被免职之后,下一步也不会再让他担任领导职务。

会找个闲职部门把他塞进去。

正处的级别虽然可以保留,但永远别想被重用。

要真是如此的话。

黎耀华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快要退休的糟老头子。

根本不可能做上市长这么重要的位置。

杨同新把烟头掐灭,又点了一颗。

这件事比他想的复杂。

而且黎耀华是只参与了谎报受害者人数,还是也有参与煤矿爆炸一案。

目前还不好确定。

总之,煤矿爆炸案一旦重启调查,都不用陈路南站出来反对。

黎耀华第一个就会持反对意见。

而且他还是三川市市长。

本身就位高权重。

组织上肯定也会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就算省里领导同意重启,可要是黎耀华反对。

省领导在充分考虑到地方行政主官的意见之后,或许也会改变主意。

并不会同意重启。

杨同新此时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他也终于理解到了,为什么他每次提出五·一三特大煤矿爆炸案的时候。

巡视组的工作人员,都会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乃至于曹国安,都因为这件事单独找他谈过话。

虽然曹国安当时没有明说,但却在暗示杨同新不要再想煤矿爆炸案的事。

果然,想要重启这个案子。

面临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现在只是从表面分析,就找出了三川市市长黎耀华。

那么这个案子里,是不是还涉及到其他位高权重的官员。

目前还不得而知。

杨同新将烟头掐灭,尽管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