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最后的信任(1 / 2)
最近短短的两年中,星辰和万胜在各自领域崛起的同时。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也一直都没闲着,他们各自默默布局,领先一步。
等到万胜终于出头,可以开眼看世界的时候,惊觉整个互联网的版图已经被三巨头分割完毕,他们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星辰比我们走得慢。”王振海向高钰指出,“过去几年中,星辰的盈利比万胜好得太多,如果能够抓紧时间,进行产业布局,今天的局面就不会那么被动。”
这话崔娜也向高钰说过,高钰承认这也是自己的失误。一来是因为徐文东的前车之鉴,二来他的目光确实也只局限于游戏业界,对外投资策略相当保守,以至于错失良机。
当然这也带来好处,就是星辰的现金流稳定,几乎没有负债,也不需要融资。这让星辰的股本结构变得异常简单,高钰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不至于被资本所影响。
“我们唯一的倚仗,就是不断发展的游戏产业。”王振海眯着眼睛,问高钰,“我记得你对游戏产业的未来一向很乐观,现在这个局势下,你有何判断?”
这是关键,游戏市场的规模,是否足以抵抗三巨头的围剿?如果只是鸡蛋碰石头,那还不如早些投降为好。
高钰沉声回答:“越是和平年代,游戏的价值和市场就越大,人们需要娱乐,游戏是新形式的第九艺术,未来有无比壮阔的前景。在移动端崛起之后,我对此更有信心。”
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游戏的形式也在不断进化。越来越充满趣味和碎片化的游戏模式,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就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人手一台的手机更是让娱乐扩大化有了硬件基础。
未来游戏市场的规模,只会日益膨胀,将来这产业会大到什么程度,连高钰都不敢想象。但他相信,未必就会输给三大巨头的基本盘!
这就是高钰为什么会对万胜合作提议动心的原因,游戏业界联合起来,并不是没有与三巨头抗手,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机会!
而随着时间流逝和市场扩大,他们只会越来越壮大!这是互联网剧变扩张的最后机会,高钰并不想错过。如果卖身投靠三巨头任何一家,也就错过了最后崛起的时机。
王振海满意的点头:“我相信我们是有默契的。游戏市场会扩张,我们谁都不想居于人下,既然这样,只有暂时联手合作,共渡难关。至于过了这关后,星辰和万胜是不是还要一决胜负,那就等以后再说。”
他坦坦****,并不说什么大家永远是盟友这种废话,一旦外部威胁消失,两家宿敌终究还会有一战。这么坦白地说出来,反而对高钰的胃口。
高钰眉头松开,反问了一句:“所以,在万胜身后,没有别的巨头想来掺一脚?”
王振海傲然保证:“绝对没有,如果说我们愿意投靠别人,那为什么不干脆选择飞讯?”
飞讯最积极,也能够开出最好的条件。如果万胜愿意接受飞讯的收购,根本没必要玩什么花招,因为只要他一松口,就把星辰架到了火上。
飞讯不需要做太多,只要同时联系双方,星辰与万胜其实都处于类似囚徒困境。只有双方都挺住才能有最好的结果,但若是一方背弃约定,另一方就要承担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种信任和合作会是非常脆弱的。不过有的时候,高钰就是愿意相信奇迹。他知道很渺茫,但这仍然是唯一的机会。
他看了看江盛,又看了看王振海,“我希望,我们双方都能不辜负这份最后的信任。”
双方的密会并没有其他人知晓,第二天一早,高钰就登上了往滨海的飞机,去会见互联网大佬Michael王。
王迈的家宴是天大的面子,就算高钰已经做好了绝不合作的准备,这见面谈一次,也不容错过。岳萱仍然不便出门,这次高钰的女伴还是崔娜。
崔娜并没察觉高钰的情绪变化,对于这个项目的推进,她略显亢奋:“王迈这个人的经历,与国内其他互联网大佬不一样,没那么草根。我觉得你和他谈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最近在国内互联网业界叱咤风云的角色,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约而同,往往都有一段艰苦创业的经历。
比如徐文东一家家扫网吧谈合作啦,陆易安亲自扛着牌子去校园招聘啦,方谦骑自行车联系客户之类,是网上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还有人扒出了当年的照片作为佐证,博得各位看官一笑。
但王迈却没有,他一直都是精英,是高级知识分子。从斯坦福大学毕业之后,他陆续进入微软和谷歌工作,担任高管,随后辞职创业,建立了中国人的搜索引擎。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是高大上,没听过什么传奇的创业故事。
后来千搜不断壮大,在国内近乎垄断,他却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一直在幕后,很少有什么大动作。但没人可以忘记他对互联网的影响力,更何况他掌控的巨额投资,更是足以改变格局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许多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