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我要他功败垂成(26)(1 / 3)

加入书签

好在皇后及时开口缓和气氛,话题转向太子生辰宴,魏苻百无聊赖的听着,晨礼过后便赶回钟粹宫。

她不能再把时间花在后宫,江珩已经开始查崔丞相一党,定会挖下不少人。

崔丞相一党颓落下风不久,就该是江珩崛起的时候。

魏苻在宫里苟了一个多月,期间一直在想法子怎么破局,时而接到慕宴的来信,他依旧找不到慕父,而皇帝批的假期已将至他必须赶回京城。

魏苻得知消息并不意外。

慕宴找不到魏苻就询问1258,经1258搜查发现慕父被关在景州老宅的地窖里,每日都会有人送膳让他不至于饿死。

而这一月以来江珩所查崔丞相一党的官员藏匿贪污罪行已尽数奉上。

尤其是刑部崔丞相儿子崔俨所属下司刑狱司和安抚司两司长官巴图和储光,二人在兰州赈灾中曝出了数目惊天贪污银钱事件足以震惊朝野。

作为刑部主官的崔俨有纵下行恶,收受贿赂之罪,也有参与此事主谋嫌疑。

当初兰州赈灾银俩经朝廷下发,由刑狱司和安抚司护送,途中经过各地,一官一官已被瓜分的差不多,剩下能到百姓手里的不足十分之一。

兰州被克扣灾粮银俩,兰州灾民不甘,剧烈反抗却遭官府血腥镇压。

巴图和储光俩人借着兰州叛乱初时,便上奏愿捐钱表示忠心,以此让季文渊对他们封官加爵。

没想到季文渊不上当,而江珩又恰好接到兰州灾民请愿书。

江珩将此事上报请愿前往,他在前往兰州赈灾并彻查贪污案时,巴图和储光一再阻拦,甚至威逼蛊惑其贪官家属对江珩行刺,导致江珩受伤。

后来发现江珩越查越深,俩人一商量,找上了刑部崔俨,通过层层关系下压让兰州地区的几个受贿官员硬是抗下一切,他们顺利脱身。

江珩早发觉案件有异,他并未将所有案件明细以事折形式报上,而是在请安折中提起刑部和巴图等人详细分析解释,这种方式称为密折。

这是皇帝担心朝堂大臣下一级官员在将事折报上后被上一级官员看见折子中有对自己不利的言辞而肆意更改才启用的。

季文渊新登基不久在朝政上准许使用密折的人不多,其中就包括他重视提拔的江珩,后来又升上来的慕宴,刚喜提获准密折上奏权限。

巴图和储光的请奏捐钱折子报上后,季文渊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出不对劲的地方。

起疑之后,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兰州这些人到底贪污了多少,又为何从未见过揭发他们的奏折呈上来。

莫非是有人在替他们遮掩,这人又是谁?

季文渊收到江珩的密折后也明白了,朝中有更加位高权重之人,为他们保驾护航,这才能够形成完整的闭环,一环接着一环没有纰漏。

而这高权重之人也只有崔丞相及其所属党派最根深蒂固,兰州的贪污案顺利将巴图和储光这俩风口上的猪吹上了天。

兰州贪污案和灾民叛乱起义的出现,让季文渊觉得这是一个收网的好时机。

江珩受任到兰州内部打听消息,果真是贪腐成灾,百姓无出头之日,经近一月的审理,案子已彻底水落石出。

看到江珩事折报上来的结果,季文渊震怒,兰州地区所有的官员几乎全部落马,被江珩受监押送回京受斩刑。

随后弹劾梁长史的案件又将兰州的事再次抄起来,崔俨不管是否参与,他都没有办法同这场牵涉重大的贪污案里翻身,何况他参与了。

崔俨被收监也势必会让崔丞相受到牵涉,魏苻听说皇后已多次上御书房想为父亲求情,但季文渊以国事繁忙同大臣商榷为由不与她相见。

皇后都见不了,那想替兄长父亲求情的卫慧妃就更别想见,就连鸾灵季文渊现在都不见了。

朝堂的大清洗让魏苻意识到不能再让江珩得意下去,崔丞相一党定然有坏的,但不能说全部都是坏的,而江珩一党的寒门官员也不能说全都是好人。

慕宴还在回京路上魏苻打算先在后宫搞事。

上回省亲从景州带回来的草药还存了些放在小厨房,魏苻抓紧时间练药,伍仁将慕宴的信送回来时也带回了两个擅栽花的伙计弄到花房里等着。

为让魏苻放心,伍仁还特意把他们祖宗三代都查了。

魏苻满意的将药粉交给伍仁,嘱咐一定要洒在花的花瓣上,不需要多洒,只要洒两盆就够了。

伍仁接过药粉下去办事。

为确保万无一失魏苻还让1258监控,确定药粉已经洒在送去储秀宫的花朵上时才放心。

花粉已洒上去她也不着急,随后叫来明月,询问太子生辰宴上的器皿,听到明月直言后妃所用的酒壶大都是同一款时,她心里有了个主意。

“管器皿的都是谁?”魏苻问。

“是高闻远总管的干儿子,一个叫小付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