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陆晏回有备而来(1 / 2)
u001d脉象沉涩,如雨沾砂。
“表妹这是胞宫受寒,血行不畅所致。”
姜晚缓缓收回手,“若信得过我,我为你开个方子,连续服上半月,再佐料以艾灸,相信会有所改善。”
“当真?”
沈薇跃跃欲试,“那表姐快开,我立马命人去抓药。”
姜晚声音清凌凌,“不急,这药需连续服用,你月信将至,不宜服药,还是等过阵子再说吧。”
沈薇惊讶,“表姐这都知道?”
她算算时间,确实大概是这几日了。
“月事将至,冲任气血先动,脉象上就能看得出来。”姜晚眨眨眼。
“表妹,能不能也帮我看看?”
“表姐——”
见姜晚不是浪得虚名,其他人表姐表妹一个个忙掀开袖子,让她帮忙瞧看。
后来,连在场的几位长辈也忍不住了。
好好的认亲场面,画风突变,变成问诊现场。
姜晚来者不拒。
这些人里头有些只是小毛病,有些是问着好玩,还有些是顽疾,却一直没能得到得当的救治。
例如二表嫂陈氏。
她三月里产子之后,便开始下身痛痒有些,痛苦难耐。
大半年时间里,来回看了许多大夫,还是不见效果。
即便是在繁华京城,女医的数目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获得的教学资源少,能取得的成就上限也低,精通妇科的女医实在难找。
能找的更多是男大夫,但碍于男女之别,大夫无法进前仔细查看病人的情况,更多时候只能隔帘诊治,悬丝诊脉,下人转述。
甚至连由人转述都生怕孟浪,更多时候都无法准确描述,只含糊其词,说不爽利、不舒坦……
如此这般,叫大夫如何准确把握病人的真实病况,又怎么能正确开方?
往往更多时候,大夫只能开些不痛不痒的温补药方,对病症一点缓解作用都没用,甚至还可能越治越糟。
陈氏的状况就是。
越治越糟糕,为这事,她都好些日子不出门了。
要不是今日是姜晚初次登门必须得见见,她都不愿意踏出院门。
姜晚进门时便瞧见她,双眉微蹙,情志难开,连脉象上都有所显示。
在这么耽误下去,小病都得拖出大病。
“表嫂安心,不是什么难治之症,我给你开个方子,五日便能见效,顶多半月便能痊愈。”
看着喜极而泣的陈氏,姜晚不由在心里感叹。
这这深宅内院,看似锦绣堆叠,却不知困住了多少女子的病痛与哀愁。
病痛被掩盖在华服之下,隐忍在端庄的仪态之中。
多少鲜活的生命,被这社会规则枷锁绑架,一点点消磨殆尽。
至于这高门之外,那些贫苦的妇人便更苦了。
痛了病了,就生熬着,熬着熬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姜晚思绪浮动,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
翌日,沈府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满堂都是来给老寿星祝寿的,而寿星公本人,却不在府邸,一大早领着姜晚从后门溜出去,找了个小湖池钓鱼。
虽然还不是腊月,但是京城的冬月也不容小觑,风呼呼地吹,刮得人脸颊耳朵发痛。
姜晚后悔没戴个帷帽出来,只能用力拢禁身上的披风,将毛茸茸的毛边贴着自己的脸颊耳侧,尽力带来几分温暖。
倒是她边上的沈德,跟不知道冷似的,大马金刀地坐在他的小马扎身上,迎着风钓鱼。
姜晚忍不住吐槽,“外祖父,我现在知道您的腿怎么总不见好了,就您这般折腾,天寒地冻还在外头刮冷风,想好都难。”
沈德的腿受过冻伤,年轻的时候仗着年轻身体好不当一回事,等老了才知道厉害,赶上天阴天冷的时候一准发作,发作起来钻心的疼,严重的时候甚至几天下不来床。
昨日,老爷子也是出门钓鱼,钓完回去腿就不行了。
还好姜晚随身带着金针,给老爷子紧急扎了几针,又把提前准备好的药膏给老爷子敷上,老爷子这才缓过劲来。
她特意交代他注意防寒保暖,老爷子当时可是笑眯眯地满口答应,结果才隔了一晚上,这些个交代就被他老人家抛诸脑后了。
沈德摸了摸自己的膝盖,笑呵呵地捋着灰白的须,“有阿晚在,外祖父这腿好的很,我睡一觉起来神清气爽,腿脚有劲,一点事都没有了。”
“没事就在府里歇着呀,您今日可是大寿星,跑出来算怎么回事?”姜晚忍不住哈欠。
一大早被老爷子叫起来出门,她还真有些困意。
“时候还早,晚点再回去耽误不了啥事。”
沈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