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仙女赐甘霖(1 / 2)
高下立判。
秦衍听着,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宋时薇那张总是宁静淡然,偶尔谈及政事时才会流露出些许锋芒的脸。
宋时薇,确有才干,却从不张扬。
永宁侯府势微,她入宫也安分守己。
即便被他偶尔召去询问政事,亦能守住得分寸。
比起叶家……
心中天平,不自觉又倾斜了几分。
那股子因叶家而起的烦躁,渐渐被复杂的思绪所取代。
他看着眼前温柔小意的宋晚凝,再想到她那个远在江南,能力出众却低调的姐姐。
忽然觉得,这后宫若都是这般识大体、懂进退的女子,该省去他多少烦心!
“你阿姐……确实不容易。”
秦衍语气缓和了许多,“江南之事,她做得很好。”
宋晚凝适时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精光,声音有些许哽咽:
“能得陛下此言,阿姐便是再辛苦,也值得了。”
……
几日后。
一份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被呈送到了秦衍的御案之上。
并非告急,而是报喜。
奏章是永宁侯宋云赫署名,但字里行间提及的具体方略和成效,皆指向实际主持大局的薇充容宋时薇。
其中详细描述,近日江南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复。
当地百姓因愚昧和对官府的疑虑,不愿饮用官府发放的防疫汤药,导致疫情有扩散风险。
宋时薇并未强行派发,而是巧妙利用当地仙女洒甘霖的传说。
她命人将熬好的汤药称为“天赐甘霖”。
在清晨雾气未散时,于各村镇设立的祭坛上,由着素净白衣的医女,以祭祀仙女的名义,将汤药分发给百姓。
同时,让一些事先安排好的“痊愈”之人现身说法,称饮下“甘霖”后,便得到神灵庇佑,病体康复。
如此一来,原本抗拒的百姓纷纷主动前来领取。
圣水喝下,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奏章中写道,如今江南民间皆传,“薇娘娘”乃仙女下凡,赐“圣水”解救万民。
更有甚者,在家中为“薇娘娘”立下长生牌位。
秦衍读完奏章,久久未语。
手指无意识在奏章上划过。
他并非密信之人。
亦知晓,这不过是宋时薇利用人心的手段。
但正是这般高明手段,让他心惊。
这已不仅仅是治理水患的实务之才,更是深谙民心,善于引导舆论的政客手腕。
一个深宫妃嫔,竟能有如此心智和魄力!
想起她平日那副耿直模样,再看这奏章中描写的运筹帷幄。
心中疑窦与惊叹交织。
这宋时薇,究竟还藏着多少本事?
晚间,秦衍再次驾临永和宫。
他似是无意般,将江南奏报中的趣事说与宋晚凝听。
语气带着几分探究:
“朕向来知晓,薇充容聪慧,可却从未想过,薇充容能有这等急智,懂得利用民间传说安定人心。”
宋晚凝正在为他布菜,闻言动作微微一顿,随即露出与有荣焉的浅笑:
“陛下谬赞了。”
“阿姐自幼便爱读杂书,心思也比别人灵巧些。”
“想来是见百姓受苦,心中焦急,才想出这等法子。”
她替秦衍盛了一碗汤,语气转为轻柔的惋惜:
“其实……阿姐之才,若为男子,必是国家栋梁,定能如祖父和父亲一般,为陛下驰骋沙场。”
“或于朝堂之上建言献策,匡扶社稷。只可惜……”
她适时停住,幽幽一叹:
“身为女子,纵使有几分才智,困于深宫之中,所能为者,终究有限。”
“便是如今在江南,看似施展了些许,也不过是仗着陛下恩典,且事事需借父亲之名,不敢有半分僭越。”
她看似感慨姐姐才能被埋没,实则句句都提醒秦衍。
宋时薇有经世之才,却因女子身份和妃嫔之位,备受束缚。
她即便立功,也谨守本分,毫无僭越之心。
对比今日叶贵妃的闭宫,更是天壤之别。
秦衍眸光微动,心中因宋时薇手段高明而生的疑窦,渐渐被欣赏与复杂念头取代。
如此贤能识大体的女子,若仅仅被困于后宫,是否太过可惜?
若她能名正言顺站在更高处……
……
养心殿暗室,烛火昏黄。
官员正在向秦衍密报。
“陛下,根据各方汇集的消息,荣亲王在北境军中,确有多项行为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