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听妃嫔妄议朝政(2 / 2)

加入书签

的嗤笑。

宋时薇置若罔闻。

她站直身体,略一沉吟,开口道:

“陛下,古籍所载,无非前人智慧。嫔妾愚钝,不敢妄谈见解,仅将所阅所思,禀于陛下。”

“水患治理,首在‘疏’而非‘堵’。然‘疏’亦需得法。嫔妾浅见,或可分三步而行。”

“其一,急策。即刻固堤防洪,安置流民,防治瘟疫,此乃稳住当下局面之基。”

她声音不疾不徐,条理清晰,先将众人认可的方案肯定下来,让人挑不出错处。

“其二,中策。待水势稍缓,需详勘地形水纹。”

“择地势低洼且非良田之处,挖掘蓄洪湖,于汛期分流洪水,既可减轻主河道压力,旱时亦可作灌溉之用。”

“同时,清理河道淤塞,确保水路畅通。”

此言一出,屏风外几位工部老臣微微颔首,蓄洪减涝并非新策,前朝亦有试行,此女倒非信口开河。

“其三,远策。”

宋时薇继续道,声音提高了几分,“水患之根,在于水土流失,河道淤积。”

“嫔妾曾阅农书,知其境内多种桑树果树之山地,水土保持远胜于滥砍滥伐之秃山。”

“或可颁布政令,奖励于河边、山地广植林木,以固土壤。”

“此策虽见效缓慢,然功在千秋。”

她顿了顿,最后道:“此外,各地水文差异巨大,切忌一概而论。”

“嫔妾愚见,或可派遣得力干臣,实地勘察,根据各地地形、水势、民情,制定细则,方能事半功倍。”

“譬如,此次受灾最重之澧州,其地多丘陵,河道曲折,或可于关键弯道处设分水闸坝。”

“而平阳府地势平坦,或需更注重于加固提防和疏通主干……”

她没有引用任何晦涩的经典,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将一套整合了应急、中期和长远规划的治理策略娓娓道来。

虽其中细节仍需商榷补充,但框架清晰,思路开阔。

尤其将植树造林固水土纳入长远国策,更是超出了殿上许多只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庸臣见识。

屏风内外,一片寂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