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谈判桌上的火药味(1 / 3)

加入书签

2001年二月份,梁长青带队前往韩国跟宏达光电子开始准备跟当代电子正式展开谈判。

一行人下榻在了韩国大宇国际酒店。

梁长青一人待在房间内,面前摆着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的当代电子的资料,陷入思考。

当代电子拥有二代产业线,三代产业线和四代产业线各一条,年产总量可达300万片,拥有独立研发的FFS宽视角技术,属于全球三大主流技术之一。公司内部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目前正在研发四次光刻技术,拥有三百多项专利。而且当代电子当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营销途径。

如果收购成功,那这些就全都是红旗电子的了。

梁长青忍不住在心中畅想了一番红旗电子的未来,他很兴奋,他仿佛看到红旗电子正在朝着液晶显示领域的新霸主前进。

但是转头他又眉头紧锁起来,5亿美金是个不小的困难。况且收购之后依旧困难重重,公司要如何运作,技术如何消化,双方的衔接能否顺利,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但是眼下担心这些还为之过早,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价格压下去。

实事求是地说,当代电子提出5亿美金的价格对红旗电子来说固然是天价,但其实并不算漫天要价。液晶显示工业是非常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自身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本来就是一个高投资的行业。这也导致了,如果不是大型集团,根本就没有实力去进入这个行业。

但是价格合理是一方面,买方接不接受就是另一方面了。

既然对方报价,那么买方还价也是很合理的事情。而梁长青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去还价。梁长青虽然经验丰富,但是还从没跟韩国人打过交道。

梁长青正想着,一阵敲门声传来。

他下意识问道:“谁啊?”

“梁总,是我啦。”潘仁雄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梁长青起身开门:“潘总,怎么了?”

“哦,是这样,明天就要跟韩方见面了,我想跟你在碰一碰,咱们统一一下口径。”

“哦……那请进吧。”

潘仁雄进来后看了一眼梁长青摆在桌子上的资料,说道:“梁总还在做功课啊。”

梁长青微微一笑,说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是,是……”潘仁雄接连点头。

“请坐吧。”

两人坐在一旁的沙发上。

“潘总,你的意思,我们明天怎么跟他们谈比较好?”

“咱们双方这样,明天你们扮演黑脸,我扮演白脸。我们跟韩国人打过几年交道,我先跟他们谈。如果情况不对,你们在介入向他们施加压力。”

“哦……我明白了。”梁长青点点头。

梁长青转头又问道:“但是要怎么跟他们施加压力呢?”

“当然是挑毛病啦。讨价还价你还不懂吗?我跟你说,韩国人跟日本人不一样,日本人比较严谨,一般说多少就是多少。但是韩国人不一样,他们很粗心的,而且喜欢虚张声势。他们这个报价肯定还有下降的空间,到时候你就鸡蛋里挑骨头,就说他们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然后我这边在接过来,跟他们缓和气氛。韩国人没什么耐性的,拉扯几次,他们也许就松口了。”

梁长青没跟韩国人打过交道,他也不清楚潘仁雄说的对不对,只能附和地点点头。

“不过啦,梁总。咱们4.5亿的底线,还有没有可以商量的空间,我觉得可以适当在提高一些。万一韩方强硬,我们也好缓和。”

4.5亿的底线是王洛宾和潘仁雄几人开会时共同确定的。

当代电子虽然着急卖,但是红旗电子其实同样着急买。毕竟这样的机会也许碰不到第二次了。所以王洛宾在制定收购的底线价格时,并没有把价格压得太狠。

梁长青有些为难:“这个……潘总,收购价格我肯定决定不了啊。”

“明白明白,没关系,我们先往这个价格谈谈看,看看对方什么情况再说。”

第二天,众人来到了当代电子公司。

当代电子的社长崔正浩亲自与几人谈判。

崔正浩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个头不高,但是隔着西装也可以看出身材很结实,鼻子两侧的法令纹像沟壑一样深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说话大嗓门,好像在喊一样,在加上韩语的发音特点,梁长青觉得他像一只被开水烫了的鸭子。

双方简单地打过招呼之后便进入正题。

潘仁雄开口说道:“崔社长,这次我们两家对于收购你们非常有诚意,但是价格方面不知道能否再商量一下。”

没想到对方直接一口回绝了。

“5.5亿美金是我们的底线,不可能再降。”

听到这话,潘仁雄跟梁长青两人愣了一下,随即对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