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给恩人磕头】(1 / 2)

加入书签

皇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三月十五那一天,与刘重照谈完了话,突然卧床不起。

国朝震动,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放到景仁殿内。刘重照这时甚至顾不得朝政,与修罗天天在病床前侍疾。

刘重照与修罗的这一番孝顺之情,也获得了文武百官与百姓们的称赞和夸奖。

刘重照的心情很是沉重,现在河南郡那边的赵王行踪不明,宫云逸还在赵王那里。如果皇帝突然大行,极有可能赵王会反。

而且与西夏接攘的地方局势不明,西夏自从上次王子在皇帝圣寿之际受到侮辱之后,就阵兵于边镜。

外有狼,内有虎。

皇帝的身体又一天不如一天,刘重照急得焦头烂额。

而这时,屋漏偏逢连夜雨。

长安城的一截城墙竟然因为年久失修而倒塌,压死压伤民众上百人。压死压伤的民众不仅有城中的百姓,还有依附在城墙之外建了棚户区的流民。

消息传到宫中时,刘重照连忙与修罗一起到倒塌的城墙之下看望受害百姓。

此时的城墙下,到处是断壁残垣,百姓和流民们痛苦的低吟声接连不断地传入耳中。

“事出紧急,此事由东宫拨款,你们急速安置受伤的百姓。回头等到朝堂议定之时,再由国库将这笔款项补上。”

原先京兆府的张府尹在听到刘重照命他收治重伤百姓并且给百姓们免费看病施药非常的不乐意,复听到刘重照说款项全部由东宫支付,立时拱手道:

“臣遵旨,臣马上就命负责此断城墙的长安县和扶风县两县襄理。”

修罗沉重地点点头:“长安县医者不太多,正好慈幼局里有一批刚学了数月的孩子,他们虽然大病不会处理,不过处理一些骨折还是拿手的。就由一位医者领十名孩子,一起处理……”她突然想到医者并不一定会愿意与孩子们结队救治病人,因为现在的医者都是家传的学问,不愿意被人学到,便改了口。

“算了,这次受伤的人,就由慈幼局医学部全权负责吧。若是他们处理不了,再送到长安各医馆中。张府尹,你下个命令。此次受伤的病患,各医馆不得拒收,须得仔细医治。回头他们的治疗费,就由东宫支付。”

张府尹听得连连点头:“臣谨尊太子妃严令。”

修罗微微颌首:“张府尹办理,我与太子放心的很。”

这时,在其他地方指挥灾情的秦山也过来。修罗就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听到由慈幼局主持这次的救治,秦山的眼睛转了一转。

他低声道:“太子妃,慈幼局里的孩子们刚刚学,怕是没学得太深。不如就让医馆来接手吧?”

秦山是好意,他深怕孩子们救治不好,会落埋怨。

“即是学了医,早晚会有这一天。让他们接手病患,对于他们也是锻炼。更何况有洪娘子在,她行医数年,有她带队我放心。”

说到洪娘子,秦山的心虽是定了一些,却依旧是不敢全放下。

“去忙吧。”修罗看出来了秦山的担忧,却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

这一次有洪娘子带队,孩子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就是他们做不好,还有医馆兜底,以后像这样的好机会就很难寻了。

修罗的心中隐隐有些急迫,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孩子们培训出来。

她总觉得,建业王朝在平定了几十年之后,会有一场不得不打的仗。

洪娘子一接到修罗的传讯没有半点耽误,立时带着孩子们出了慈幼局。

到了城墙根下一看,只见这里哀鸿遍野,痛哭悲呼不断,洪娘子的心禁不住跳了一下。

这像极了她跟着流民从山东一路来到长安的景象,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倒在路上结果再也没站起来。

缺衣少穿,无药无医,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写照。

因为她有一手治病救人的能耐,许多流民自发的保护她,甚至拿出自己的食物给她吃。

她能活着来到长安,是以牺牲流民们的生命为代价的。

这时看到流民们因为城墙倒塌而受了伤,她的心都痛了。

“孩子们,”洪娘子拍了拍手,“老师在课上教了你们很多东西,现在到了实践的机会了。拿出你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精力,现在我们开始救治病人。一组拿着担架去抬人,二组准备就地烧开水,三组跟着我做初步清创,四组准备固定架……”

在慈幼局的他们做了很多担架,也事先分派好了小组。这时听了洪娘子的话,孩子们有条有理地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先受伤的百姓抬到事先清好的地方,立时有人接手做简单的清创。而后就转到治疗小组那里进行初步治疗,如果受伤太重,就等待洪娘子过来,或者就近转到医馆中找老大夫治疗……

一切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一开始那些城中的百姓和流民一个个哭天抢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