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家乐福出世】(1 / 2)
正月初一,大朝会。
皇帝只是略坐了一会就借口怕冷回了后面,由太子刘重照代替皇帝组织宴席。
五皇子刘重文看着谈笑风生的刘重照,眼神闪烁。几天之前,他被放出来了。而后张美人直接命令他必须臣服于刘重照,否则的话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他后来知道,是刘重照在皇帝寿宴上公然替他求情,他这才能放出来。
这让他明白了一件自己一直不想面对的事情,那就是他废了。他这个五皇子,已经是个废人了。谁都不会在乎他,谁也不会想要拉拢他。
因为他,是个废人了。
如今看着刘重照今天做着一个太子应该做的事情,他除了嫉妒就只有嫉妒。
可是,除了嫉妒,他也只剩下嫉妒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梁沅沅那个贱人。
他将满腔的怒火都发到梁沅沅身上。
梁沅沅当然会激烈的反抗,于是,他的身上就时不时地添一点淤青。
当然啦,梁沅沅也不会好受。
不一会,刘重照就走到他的面前:“五弟,饮一杯吧?”
刘重文站了起来,言笑盈盈:“是弟弟应该敬兄长一杯,兄长如此客气,弟弟好生惶恐。”
看到他们兄弟之间冰释前嫌,所有的朝臣们都露出笑容。
太子仁厚啊!面对一个害过他的弟弟,如此宽厚。
“不仅如此呢。太子对宫云逸,也是相当爱护的。”宫云逸的事情只有小部分的人知道,但是并不妨碍所有知情的人将这件事情当成秘密讲给别人听。
“是啊,太子仁厚。有这样的储君,是我等臣工之福啊!”
“不仅我等有福,百姓亦有福啊。现在慈幼局又收留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而且我听说他们走上街道,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发送粮食和保暖的被子。真是令人敬佩啊……”
“太子妃也是个仁义之人啊。”
说起慈幼局,文武百官们就有说不完的话。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慈幼局,一个收留孤寡老人和孤儿的慈幼局,在短短两个月就发展的势头如此猛。
不仅有玻璃作坊,而且里面的孩子们还会编织东西出来卖。孩子们盈利的钱就拿来维持慈幼局的正常开销,剩下的钱就拿出帮助那些更需要的人。
现在京里很多人都受过慈幼局的救济,提起太子妃来,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仁义之人,常行仁义之举。”这是所有的人对太子妃的称赞。
现在慈幼局里孩子里,以白遇秋为主,一个个的小日子都过得非常滋润。
而且那里面的孤寡老人们,现在有孩子们的赡养,又时常在后院帮着玻璃作坊做工,手里也都有闲钱。往常对他们爱搭不理的亲戚,此时一个个围上来,都想从他们手中哄点玻璃出去。
可他们牢牢记得他们的好日子是谁给的,没人背叛太子妃。
正月大朝会圆满结束,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准备再与家里人吃新年大餐。
这时,一个小道消息在人群里传播开来。
“什么?慈幼局准备初八往外卖玻璃?玻璃行就在慈幼局隔壁半条街上?”
“你没听错?初八真的要卖玻璃了?”
“天呢,我要赶紧回去,让家里准备银子和铜钱。”
“坏了,家里年前都把钱给送回老家了,这可坏了。”
一个个穿着紫衣红衣绿衣的官员急匆匆地往皇城外走去,筹备银钱去了。
看些这些群情激奋,生怕自己去的晚了买不到玻璃的官员,刘重照与修罗对视一笑。
玻璃行的老板是高大赖,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太子妃的产业。
任铭因为身份的原因并没有出现在玻璃行中,他只是包揽了玻璃行里送货的业务。
他要送的货可不是仅仅一个长安城,而是辐射长安几县和其他州县的业务。玻璃行将全国送货的业务都交给了任铭。
所以,任铭也在组织自己的班底。一方面替玻璃行送货,另一方面则是替修罗收集情报。
? 修罗并不要求他现在就出成绩,而是先以商业为主,等到将来的摊子铺好之后再连带的做情报工作。
白遇秋这个孩子,早早地就显露出他对商业这一行的敏锐思路。他一看到修罗准备开业,就趁着修罗来慈幼局的机会,说自己想去玻璃行里做学徒。
“我承蒙太子与太子妃教诲,这些日子也学了些东西。我想着,只是学不见得能学多好,学以致用才是好的。”
听了他的话,修罗准了他的要求。
这时代,可没有用童工违法这么一说。学徒都是从五六岁就开始学,学到十六七八才出师。
白遇秋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这对一个文盲乍接触数学来讲,是很神奇的事情。白遇秋的刻苦学习也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