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4章 归墟迷途(69)(3 / 6)

加入书签

裹着绿叶,往远处飘去:“我要让风脉带着绿叶去九州的每个地方,让所有灵脉都知道,青岚林的双生林发芽了,木脉又变开心了。”

鲛舟靠近玄渊阁时,远远就看到檐角的铜丝风铃在响,不是风动,是雷脉的淡紫色光顺着铜丝爬上去,在风铃上绕了圈——是阿雷留在玄渊阁的铜丝在和这边呼应。银杏树下,泥空空正蹲在花池旁,手里拿着颗灵脉节时阿埂埋的固根草籽,草籽已经发芽,冒出了小小的绿尖。

“你们回来啦!”泥空空笑着站起来,分浊剑上的金纹映着众人手里的绿叶,“灵脉们都在共鸣台等着呢,它们听说木脉的新芽长出来了,想和它‘打个招呼’。”

果然,当众人走到共鸣台时,十二族的灵脉气息已经在台上空汇聚,归墟的银红色光、听风原的青色光、熔火谷的暖橙色光、雷泽的淡紫色光、厚土原的土黄色光……都在等着木脉的绿色光。阿音把珊瑚碎片放在凹槽里,木脉的绿光立刻从碎片里飘出来,和其他灵脉的光碰在一起,空中瞬间亮起了一道七彩的光带,光带里映着双生林的新芽,也映着其他灵脉的笑脸。

林小满举着画板,把这一幕画了下来,帆布上的灵脉图里,木脉的绿色线条重新变得鲜亮,和其他灵脉的线条紧紧缠在一起,再也没有之前的“弱芽”符号,只有一个小小的“新芽”符号,闪着温柔的光。

那天晚上,玄渊阁的灯笼又亮了起来,这次的灯笼上都贴了片小小的绿叶——是阿槿从青岚林带来的,木脉说“要让每个灯笼都带着春天的味道”。众人坐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阿焰烤的红薯,红薯的热气裹着绿叶的清香,飘在空气里。

阿音咬了口红薯,甜丝丝的热气在嘴里散开,她看着共鸣台上空的光带,突然说:“以后每个春天,我们都去青岚林看双生林的新芽好不好?看着它从小小的绿尖,长成能遮凉的大树,就像看着我们和灵脉的友谊,一点点长大。”

“好啊!”阿埂第一个点头,手里的红薯还冒着热气,“我还要带土脉去,让它帮木脉每年都把根系周围的土攥实,不让泥水再泡着它。”

阿雷和阿焰也跟着点头,阿雷的铜丝木杆靠在树干上,小铁铃还在轻轻响;阿焰的铁盒放在一旁,里面的暖石还带着淡淡的暖意。阿忆打开水晶盒,忆晶的碎片映着众人的笑脸,也映着双生林的新芽,碎片里的灵脉光团们正一起唱着歌,调子软乎乎的,像春天的雨,又像秋天的风。

没有人再提起“危机”或“救援”,因为他们知道,和灵脉的共生,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拯救,而是这些小小的日常——春天一起等新芽,夏天一起躲阴凉,秋天一起看落叶,冬天一起盼花开。就像双生林的新芽,慢慢长,慢慢等,就能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就像他们和灵脉的友谊,慢慢处,慢慢守,就能变成九州大地上最安稳、最温暖的约定。

夜风拂过银杏树下,带着绿叶的清香,带着红薯的甜气,带着灵脉光团的歌声,在玄渊阁的夜空里回荡。灯笼上的绿叶轻轻晃着,像在跟着歌声跳舞,远处的共鸣台上空,七彩的光带还亮着,像一道不会散的彩虹,罩着九州的每一寸土地,也罩着灵脉与人类之间,那细水长流的共生岁月。

听风原的夏天总裹着股麦香混着热风的气息,正午的太阳晒得地面发烫,踩在田埂上能感觉到鞋底的温度,可当阿风举着小风车跑过麦田时,风车的扇叶却转得慢吞吞的——往常这个时候,风脉会顺着麦浪的方向吹,把风车扇叶吹得“呼呼”响,连他额角的汗都能被吹得一干二净,可今天,风团只在他头顶飘了会儿,就蔫蔫地落在麦秆上,连带动小树叶的力气都没了。

“风脉,你怎么了?”阿风蹲下来,手指轻轻碰了碰那团淡青色的风团,风团颤了颤,往他掌心缩了缩,像在撒娇又像在委屈,“是太阳太晒了吗?我们去凉风口躲会儿好不好?”

凉风口在听风原的西头,是片靠着小山丘的柳树林,往年夏天,风脉总喜欢在这里待着——山丘挡住了正午的太阳,柳树的枝叶垂下来,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阴凉,风脉会在树荫里打圈,把凉风吹向整个麦田,帮村民们驱散热气。可当阿风带着风团赶到时,却愣住了:柳树林的入口堆着不少废弃的木杆和破布,是村民们拆旧风车剩下的废料,连柳树的枝桠上都挂着几根断了的麻绳,风团刚靠近,就被废料挡住了路,只能在原地打转,连树荫都进不去。

“是谁把废料堆在这里的?”阿风急得把小风车往田埂上一放,伸手去搬那些木杆——木杆被太阳晒得发烫,他的手指刚碰到就缩了回来,掌心红了一片。风团看到了,立刻飘过来,用微弱的风帮他吹着手心,可风太轻了,连降温的作用都不大。

阿风掏出怀里的铜丝小铃——是阿焰给他打的,铃身刻着风脉的纹路,他轻轻晃了晃,铃声“叮铃”响,却没像往常一样引来风脉的呼应,反而让风团的颜色更淡了些。他赶紧把铃铛收起来,摸出腰间的传讯符——是玄渊阁的使者们共用的,只要注入灵脉气息,就能让对方收到消息。他往符纸里吹了口气,风脉的淡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