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7章 归墟迷途(52)(5 / 7)

加入书签

第五块盐神佩,待寻……”

船行回渔港时,冰雾已经消散,阳光洒在海面上,泛着金色的光。渔民们在码头等着他们,海桩翁递过来一碗热米酒,里面放了点龙盐:“累了吧,喝口暖暖身子。老辈人说,归墟的事没个完,可只要有人守着,就不怕。”

沈砚接过米酒,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四肢百骸。远处的归墟中央,盐神之城的方向泛着淡淡的金光,像是在召唤着他们。他知道,这次的危机虽然解决了,但归墟的秘密还有很多,盐神之城、第五块盐神佩、冰核里的浊气种子,都等着他们去探索,守护归墟的路,还远远没有结束。

苏晚娘从听潮楼里翻出张新的海图,上面标注着归墟中央的位置:“下次我们去盐神之城,得准备更多的火珊瑚,还有盐神佩的拓片,说不定城里有更多的规矩。”沈砚点点头,把《东海渔民俗志》放进布囊,里面的四块盐神佩、火珊瑚镜、骨螺粉发出淡淡的光,像是在为下一次的冒险,积蓄着力量。

海面上的风渐渐变得温柔,带着淡淡的盐味,是渔港的气息,也是归墟的气息。沈砚望着归墟中央的方向,心里充满了坚定,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有这些伙伴在,有民俗的规矩在,有守护的信念在,就一定能守住这片海,守住归墟的平衡,哪怕这条路没有尽头。

沈砚把四块盐神佩并排放在铜盒里时,指尖突然传来一阵刺痛——盒底的冰核碎片不知何时渗进了一丝黑气,正顺着指缝往血脉里钻。他赶紧用龙盐擦拭指尖,黑气遇盐瞬间化作白烟,可铜盒里的冰核碎片却泛着更浓的黑雾,像条小蛇似的在佩玉间游走。

“冰核醒了!”苏晚娘撞开听潮楼的门,手里的照海木裂了道细纹,木面映出归墟中央的景象:本源石旁的冰核已经胀大了一倍,黑雾从核内溢出,顺着归墟的地脉往渔港蔓延,所过之处,海水结起薄冰,连岸边的盐堆都冻成了冰疙瘩。

陈阿公抱着盐罐跑进来,罐里的盐粒全变成了淡蓝的冰晶:“今早晒的盐全冻了!李伯家的渔网沾了冰雾,一拉就碎!老辈人说,这是‘浊冰劫’,只有盐神的‘五佩合一’才能破!”他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盐神祭谱》,上面画着五块佩玉围成的阵法,中央写着“盐神之城,佩聚则清”。

沈砚翻到祭谱的最后一页,发现夹着张羊皮纸,画着盐神之城的路线图:从蓬莱山往南走三十里,穿过“盐雾带”,就能看到城郭,城门需用“三献礼”开启——献新盐、献活鱼、献烛火,少一样都进不去。“新盐有龙盐,活鱼能去渔港捞,可烛火……”苏晚娘指着羊皮纸的批注,“得用‘鲛人泪烛’,烛芯是鲛人的发丝,烛油混着盐神佩的粉末,只有这个能照透盐雾。”

小鲛人突然跳进铜盒,尾巴扫过四块盐神佩,佩玉的金光落在它的鳞片上,凝成一缕发丝。“我来做烛芯!”它把发丝递过来,又吐出颗珍珠,“珍珠磨成粉,能当佩玉粉末用。”海桩翁立刻去渔港捞了条活蹦乱跳的黄花鱼,陈阿公则把龙盐装进竹篮,众人很快备齐了三献礼。

出发前,沈砚在《东海渔民俗志》上补了段批注:“归墟中央有盐神之城,藏第五块盐神佩,需三献礼启门,烛用鲛人泪,盐用龙盐,鱼用活鲜,以破浊冰劫……”他把书塞进布囊时,发现之前从盐神佩上拓的符文在发光,拓片上的纹路正慢慢连成一条线,指向盐神之城的方向。

船行至盐雾带边缘时,海面突然飘起淡白的雾,雾里混着细小的盐粒,落在脸上又凉又涩。苏晚娘点燃鲛人泪烛,烛火泛着淡蓝的光,雾中的盐粒瞬间融化,露出前方隐约的城影——盐神之城的城墙是用盐砖砌的,泛着晶莹的白光,城门上刻着巨大的“盐”字,门环是两只铜制的盐斗。

“该献礼了。”海桩翁捧着竹篮,先将龙盐撒在城门下,盐粒刚落地就化作金色的光,顺着门缝钻进去;接着把黄花鱼放在门环旁,鱼嘴一张一合,吐出个淡金的泡泡,泡泡贴在城门上,炸开一道光纹;最后苏晚娘举起鲛人泪烛,烛火的蓝光与光纹交织,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刚走进城门,就闻到股浓郁的盐香,城里的道路是用盐晶铺的,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两旁的房屋都是盐砖砌成,窗户是透明的盐片,能看到里面摆着的盐罐、盐斗,像是座沉睡的盐工城。小鲛人突然停下脚步,尾巴不安地摆动:“有东西在跟着我们……”

话音刚落,周围的盐屋突然亮起灯——是盐晶做的灯,灯芯泛着淡绿的光,照得地面上的影子都变了形。无数透明的人影从盐屋里飘出来,身上穿着古代盐工的服饰,手里拿着盐铲,正是“盐雾鬼”——归墟浊气与盐脉结合形成的魂灵,专缠带阳气的活人。

“别碰它们的盐铲!”苏晚娘举起桃木剑,剑身上的符光亮起,“盐铲沾了浊气,碰了会冻住魂魄!”她用剑挑开迎面而来的盐铲,盐铲落在地上,瞬间化成冰碴。沈砚掏出四块盐神佩,佩玉的金光在身前形成一道光盾,盐雾鬼一碰到金光就往后退,却不肯散去,反而围成圈,把众人困在中央。

海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