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6章 天墓无极(161)(1 / 7)
昆仑山口的风裹着沙砾打在越野车玻璃上,发出“噼啪”的脆响。林野紧握着方向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作为退伍的地质勘探兵,他跑过西北十几片无人区,却从没见过昆仑山脉深处这样诡异的天色: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下一秒就要砸在雪山上,而远处的玉珠峰峰顶,竟隐隐泛着一层淡紫色的光晕,像被某种力量裹上了薄纱。
“小林,再往前三公里,就是古卷里记载的‘风蚀沟’了。”副驾驶座上的周敬亭教授推了推老花镜,手里捧着一卷用防水布层层包裹的兽皮古卷,泛黄的卷面上刻着密密麻麻的上古篆文,“这卷《昆仑秘纪》是我在敦煌藏经洞的残卷里拼出来的,上面说,风蚀沟是进入‘昆仑天墓’的第一道关,过不了这关,连天墓的影子都见不着。”
后座的苏晓凑过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她标注的篆文注释:“周教授,您看这里——‘风随卦动,石逐星移’,我查了《山海经·大荒西经》,这应该是说风蚀沟的风向和岩石排列对应着上古八卦,走错一步就会触发机关。”她是北大考古系的研究生,主攻上古文字,这次跟着周教授来昆仑,就是为了解开爷爷当年失踪的谜团——二十年前,苏晓的爷爷作为考古队队长,就是在寻找昆仑天墓时失联的,只留下半块刻着星图的玉佩。
最后一排的阿吉始终没说话,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袍,手里攥着一串老菩提,眼神盯着窗外掠过的雪山,像是在确认什么。作为当地向导,他是周教授托了三波人才找到的——据说阿吉的祖辈世代守护着昆仑的秘密,从不轻易带外人靠近玉珠峰一带。
越野车在一处开阔地停下,风蚀沟的入口赫然出现在眼前:一条深约十米的沟壑蜿蜒向雪山深处,两侧的岩壁被风沙雕琢成奇形怪状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模糊的符号,有的像卦象,有的像星点。风从沟里灌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人耳膜发疼。
“你们待在这儿,我先去探探路。”林野拎起背包,里面装着登山绳、地质锤和探测仪,刚要迈步,阿吉突然开口,声音低沉:“不能单独去。风蚀沟的‘卦风’会迷人心智,单独走进去,只会绕回原点,或者……掉进流沙坑。”他站起身,从藏袍里掏出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表面光滑,隐约能看到星纹,“这是‘引星石’,我祖辈传下来的,能指引正确的方向。”
四人沿着沟壑往里走,风果然越来越大,吹得石柱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吟唱。苏晓盯着石柱上的符号,突然停住脚步:“周教授,您看这根石柱——上面的符号是‘坎卦’,对应水,而根据古卷,坎卦位应该是‘险位’,不能走左边!”
话音刚落,林野脚边的地面突然塌陷,一道深不见底的流沙坑出现在眼前,沙子裹挟着碎石往下坠,发出“沙沙”的声响。“好险!”林野抹了把冷汗,阿吉已经走到前面,引星石在他掌心泛着微光,指向右侧的一条窄路:“走这边,对应‘震卦’,虽有雷险,但能通生门。”
穿过风蚀沟,眼前的景象让四人都愣住了:一座巨大的石门嵌在雪山岩壁上,门高约二十米,宽十余米,门上刻着一幅完整的上古星图,星图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凹槽,周围环绕着八卦符号,而石门两侧,各立着一尊三米高的石人,石人双手合十,掌心捧着一块玉石,玉石泛着淡绿色的光。
“这就是天墓的正门了。”周教授激动地抚摸着石门上的星图,“古卷里说,‘星归中宫,玉合八卦’,要打开石门,得先让两侧石人掌心的玉石归位到中央凹槽,还要解开八卦锁。”
苏晓蹲下身,仔细观察石人掌心的玉石:“玉石上刻着篆文,左边是‘日’,右边是‘月’,对应‘离卦’和‘坎卦’——离为火,坎为水,水火既济才能启动机关!”她试着去取左边石人的玉石,手指刚碰到玉石,石人的眼睛突然亮起红光,一道激光从眼睛里射出来,擦着苏晓的耳边掠过,打在岩壁上,留下一个焦黑的坑。
“小心!石人有防御机关!”林野立刻将苏晓拉到身后,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工兵铲,“阿吉,引星石能压制机关吗?”
阿吉摇摇头,引星石的光芒变得微弱:“引星石只能指引方向,对付不了‘守墓灵’的力量。这些石人里注入了昆仑灵气,一旦有人触碰玉石,就会触发攻击。”他抬头看向石门上方,“你们看,石门顶端有‘乾卦’符号,乾为天,是八卦之首,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林野顺着阿吉指的方向看去,石门顶端确实有一个乾卦符号,符号周围有四个小孔。他从背包里拿出登山绳,一端系在腰间,一端固定在石柱上,顺着岩壁往上爬。爬到顶端,他发现小孔里各有一个金属卡扣,像是用来固定什么东西的。
“苏晓,乾卦对应的是什么?”林野朝下喊。
“乾卦对应‘金’,也对应‘天枢星’!古卷里说‘天枢定,八卦开’,您看看小孔能不能插入什么金属物件!”苏晓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她查到的乾卦注释。
林野摸出背包里的多功能军刀,将其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