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1章 天墓无极(76)(2 / 7)
那农民工说在江宁悦龙府工地,爷爷的笔记里提过,江宁那边有西周时期的古墓群,说不定这爵就是从墓里出来的。”
王胖子眼睛一亮,搓了搓手:“行啊!我跟你去!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真有宝贝,咱们得见者有份,我可不能白跑一趟。”
陈砚白了他一眼:“先找到地方再说吧,别想着宝贝了,小心有危险。”
两人当天下午就开着王胖子的二手面包车,往江宁悦龙府工地赶。工地在江宁郊区,离市区有四十多公里,周围都是农田,工地已经挖了大半,几栋楼的框架已经起来了,门口有保安把守,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怎么进去?”王胖子停下车,趴在方向盘上,看着门口的保安,“要不我去买点烟,跟保安套套近乎?”
陈砚摇了摇头,指了指工地后面的农田:“绕到后面,从农田里进去,应该有缺口。”
两人把车停在路边,拎着个装着洛阳铲、手电筒、绳子的背包,绕到工地后面。果然,农田和工地之间的围墙有个缺口,应该是工人平时进出的小道。两人钻过缺口,溜进工地,里面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几台挖掘机停在一旁,没人施工,只有几个工人在远处的板房门口抽烟。
“那农民工说,青铜爵是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的,应该是在东边的地基坑。”陈砚压低声音,指着东边一个巨大的土坑,“走,去那边看看。”
两人猫着腰,顺着工地的缝隙,溜到东边的地基坑旁。土坑有十几米深,坑底已经用混凝土填了大半,只有边缘还有些松动的土层。陈砚掏出洛阳铲,在坑边的土层里探了探——土层很松软,而且有明显的翻动痕迹,不是自然形成的。他又用手电筒照了照坑壁,在靠近北边的位置,发现有一块混凝土的颜色和周围不一样,像是后来补上去的,边缘还有细小的缝隙。
“就是这儿了。”陈砚指着那块混凝土,“你看这混凝土,比周围的新,应该是把窟窿填了之后补的。”
王胖子蹲下身,用手敲了敲混凝土,发出“空空”的声音:“里面是空的?这么说,那窟窿还在?”
“应该是。”陈砚掏出一把小铲子,开始挖混凝土周围的土层,“这混凝土没灌实,咱们把周围的土挖开,应该能撬开。”
两人挖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混凝土周围的土层挖开,露出了混凝土的边缘。王胖子从背包里掏出一根撬棍,插进缝隙里,用力一撬,混凝土“咔嚓”一声裂开一道缝,露出里面黑乎乎的洞口。一股潮湿的泥土味和淡淡的霉味从洞口飘出来,让人忍不住皱眉头。
“里面黑咕隆咚的,要不咱们先回去拿点装备?”王胖子往后退了退,有点发怵,“万一里面有什么东西,咱们手无寸铁的,不安全。”
陈砚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了照洞口——洞口不大,只能容一个人弯腰进去,洞壁是土做的,很粗糙,像是人工挖出来的。他又用洛阳铲在洞里探了探,铲头带出来的土是深色的,里面还混着些细小的木炭屑——这是古墓常用的防潮手段,用木炭来吸收潮气,保护墓室。
“不用回去,咱们带了手电筒、绳子,还有这个。”陈砚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黄色的粉末,“这是爷爷留下的‘避毒散’,古墓里常有有毒的气体,咱们撒点在身上,能防一手。”
王胖子接过小瓶子,撒了点粉末在身上,又往洞里撒了点,皱着眉头说:“行吧,那你先走,我跟在你后面,要是有什么情况,你就喊一声。”
陈砚点点头,弯腰钻进洞口。洞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往前走,洞壁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刮痕,像是用工具挖出来的。走了大概十几米,洞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墓室,墓室的墙壁上画着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脱落,但还能看出上面画着玄鸟、祭祀的场景,还有一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手里拿着青铜器,像是在举行什么仪式。
“这是……西周的壁画!”陈砚惊喜地说,用手电筒照着壁画,“你看这玄鸟,是吴国的图腾,爷爷的笔记里说,西周时期,吴国的先祖周章葬在江宁一带,难道这是周章的墓?”
王胖子跟在后面,看到壁画,眼睛都亮了:“周章的墓?那里面不得有宝贝?比如青铜器、玉器什么的,随便一件都能值不少钱!”
陈砚没理他,继续往前走,墓室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陶罐、青铜器,都是些常见的陪葬品,大部分已经破碎,只有少数几件还算完整。他捡起一个小陶罐,罐身上有简单的绳纹,是西周早期的风格,罐底没有铭文,应该是普通的陪葬品。
“小心点,前面可能有机关。”陈砚提醒王胖子,爷爷的笔记里说,西周的王侯墓里常有流沙、毒箭之类的机关,用来防盗。他用手电筒照了照前面的通道,通道分为左右两条,左边的通道口有细小的沙粒往下掉,右边的通道口则有一些黑色的痕迹,像是箭杆留下的。
“爷爷的笔记里说,‘玄鸟墓,左流沙,右毒箭,中道走石’。”陈砚回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