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8章 天墓无极(53)(1 / 8)
周三晚上八点,陈砚刚打开直播,就看到粉丝群里有人@他,附了一段连麦申请。申请备注是“张奶奶,求找家传翡翠镯”,头像里的老人头发花白,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女子,手腕上戴着一只翠绿的镯子。
“先接张奶奶的连麦吧,看着像有急事。”陈砚点下同意,屏幕里很快出现张奶奶的身影,她坐在一个老式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杯热茶,语气有些急切:“小伙子,你能帮我找找我妈的镯子不?那是我们家传下来的,翡翠的,上面刻着小蝙蝠,还有个‘张’字印记,早年战乱弄丢了,我找了几十年了……”
陈砚连忙安抚:“张奶奶您别急,慢慢说。镯子具体什么样?有没有其他特征?比如种水、颜色,或者哪里有纹裂?”
张奶奶揉了揉眼睛,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张更旧的手绘稿,画着镯子的样式:“这是我爸当年凭记忆画的,镯子是满绿的,里面有点像‘苍蝇翅’的纹路,老人家说叫‘老坑种’。蝙蝠纹在镯子内侧,‘张’字在蝙蝠翅膀带着我逃荒,落在了河北保定的一个小村子里。”
弹幕瞬间热闹起来,不少网友开始出主意。
“老坑满绿翡翠!还是带家族印记的,这镯子肯定很值钱!”
“保定?我老家就是保定的,我问问村里的老人!”
“‘苍蝇翅’是翡翠的翠性,老坑种的翠性一般比较细,张奶奶记得真清楚!”
陈砚对着手绘稿仔细看了半天,在纸上记下关键信息:“老坑满绿翡翠镯,内侧浮雕蝙蝠纹,带‘张’字印记,民国二十六年遗失于河北保定,有细微翠性(苍蝇翅)。张奶奶,您有没有记得当年丢镯子的具体村子?或者有没有留下什么其他线索?”
“村子叫‘张家庄’,现在不知道改没改名,”张奶奶想了想,“我妈说当时把镯子藏在一个陶罐里,埋在村头老槐树下,后来回去找,树没了,罐子也不见了……”
陈砚点点头:“您放心,我这几天就去保定看看,顺便在直播里问问当地的网友,说不定能有线索。您把手绘稿拍清楚发我,我打印出来带在身上,方便比对。”
连麦结束后,陈砚看着屏幕上的手绘稿,心里有了初步计划:先联系保定当地的古玩店和老玩家,打听有没有人见过带蝙蝠纹和“张”字印记的老翡翠镯;再去张家庄实地走访,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的老槐树遗址,或者知情的老人。
第二天一早,陈砚就出发去了保定,路上特意绕到潘家园,找做翡翠生意的老杨借了个“翡翠鉴定手电”——这种手电能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能看清翡翠内部的翠性和纹裂,比普通手电更专业。
“老杨,帮我看看这手绘稿,老坑满绿带蝙蝠纹,民国的镯子,有没有可能在保定出现过?”陈砚把稿子递给老杨,老杨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手指上沾着翡翠打磨的粉末,看稿子时眼睛都亮了:“这镯子要是真的,现在至少值百万!保定那边有个‘老翡翠行’,老板姓赵,专做老翡翠生意,你去问问他,说不定有线索。我跟他打个招呼,你报我名字就行。”
中午时分,陈砚抵达保定,按照老杨给的地址,找到了“老翡翠行”。铺子藏在一条老巷里,门脸不大,门口挂着一串翡翠原石做的风铃,风吹过叮当作响。老板赵叔正坐在柜台后看货,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见到陈砚,笑着起身:“老杨跟我说了,你是来寻翡翠镯的?坐,我给你泡杯茶。”
赵叔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放着十几只老翡翠镯:“这些都是我收的民国时期的,你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带蝙蝠纹的老镯子不多,大多是‘平安扣’‘如意纹’,而且带家族印记的更少,一般都是商号印记。”
陈砚拿起一只满绿镯子,用鉴定手电照着看:“这只种水不错,但翠性太粗,是‘新坑’,张奶奶说的是老坑,翠性细,而且内侧有蝙蝠纹和‘张’字。赵叔,您有没有听说过张家庄?民国时期丢过一只这样的镯子。”
赵叔皱了皱眉:“张家庄我知道,现在改名叫‘张庄社区’了,就在城郊。前几年有个老农在那挖地基,挖出过一个陶罐,里面有几只银镯子,没听说有翡翠的。不过上个月有个年轻人来我这卖过一只老翡翠镯,也是满绿,带点蝙蝠纹,我当时看那蝙蝠纹像是后刻的,就没要,你可以去张庄社区问问,他好像是那的人。”
陈砚立刻来了精神,谢过赵叔,直奔张庄社区。社区里还保留着不少老房子,路边偶尔能看到几棵老槐树,他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凳,打开直播:“各位,我现在在保定的张庄社区,也就是当年的张家庄。赵叔说上个月有个年轻人在这附近卖过带蝙蝠纹的老翡翠镯,有当地的网友认识这个人吗?或者知道哪里有收老翡翠的?”
弹幕里很快有了回应,一个叫“保定老周”的网友留言:“我认识!那是我们村的小涛,整天游手好闲,上个月确实拿着个翡翠镯到处问价,后来听说卖给了城里的一个古玩贩子!我给你他的联系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