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0章 天墓无极(25)(1 / 7)
1987年,滇南的雨像是永远下不完。
吴吉叼着烟,靠在生锈的解放牌卡车车厢上,看着远处被雨水模糊的国境线。卡车轮子陷在泥里半尺深,车斗里堆着半吨走私的红木,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他刚把这趟货从打洛拉到勐海,赚的钱够他在镇上的小酒馆喝上半个月。
“吉哥,这雨再下,咱们得在这儿过夜了。”跟车的年轻伙计小张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这小伙子是本地人,刚跟着吴吉跑了两趟,还没见过边境线上的真场面。
吴吉吐掉烟蒂,用军靴碾了碾,声音带着老山前线磨出来的沙哑:“急什么?当年在猫耳洞待了四十天,比这苦十倍。”他掀开帆布一角,露出里面油光锃亮的红木,“这玩意儿沉,但值钱。等雨小点儿,找老乡借头水牛,拉一把就出来了。”
他这话没吹牛。1984年,吴吉还是昆明军区某坦克师的侦察兵,在老山前线钻过丛林、摸过敌阵地。一次穿插任务中,他的坦克被越军的反坦克导弹击中,全车三人就活了他一个。右腿被弹片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差点截肢,后来在后方医院躺了大半年,才拖着伤腿退伍。
退伍后,吴吉没回湖南老家,留在了滇南。边境线上机会多,他凭着在部队练出来的驾驶技术和一身力气,先是帮人跑运输,后来又干起了“边贸”——其实就是帮人拉些灰色地带的货,赚点辛苦钱。没人知道,当年在老山的一次侦察任务里,他在原始丛林中迷路,误食了一种开着紫色小花的草药,差点送命。可等他醒过来,不仅伤口愈合得飞快,力气、反应和感官都变得远超常人。现在的他,能徒手掀翻小汽车,夜里看东西跟白天一样清楚,百米冲刺能甩专业运动员半条街。
就在这时,远处的土路上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车身溅满泥水,车顶的天线在雨幕中格外显眼。车没到近前,就传来了急促的刹车声。
吴吉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把他从部队带出来的军用匕首。边境线上鱼龙混杂,军车出现,往往没什么好事。
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穿着迷彩服的军人,肩章上是两杠一星的少校军衔。为首的中年人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得像鹰隼,扫过吴吉和卡车,最后落在吴吉脸上。
“你是吴吉?”中年人开口,声音洪亮。
吴吉站直身体,退伍军人的本能让他下意识地绷紧了神经:“我是。你们是?”
“我叫赵建军,昆明军区情报处的。”赵建军掏出一本红色的证件晃了晃,“跟我们走一趟,有紧急任务。”
小张吓得脸都白了,拉了拉吴吉的衣角:“吉哥,咱……咱是不是被发现了?”
吴吉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慌,然后看向赵建军:“赵少校,我现在是老百姓,不掺和部队的事。有话就在这儿说吧。”
赵建军没废话,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照片递过来:“你看看这个。”
照片是黑白的,有些模糊。上面是一群穿着迷彩服的人,在一片丛林里挖掘着什么,旁边停着几辆越野车。最显眼的是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改装过的AK47,胸口别着一个奇怪的徽章——像是一个绿色的骷髅头,嵌在黑色的坟墓图案里。
“绿色坟墓?”吴吉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个名字他在边境线上听过几次,说是一个国际盗墓组织,成员都是亡命之徒,专门在东南亚和中国西南边境盗掘古墓,手段狠辣,手上沾了不少人命。
“没错。”赵建军点点头,语气凝重,“三天前,我们接到线报,绿色坟墓的一支小队越境进入了中缅边境的野人山区域,目标是一座传说中的古滇国墓葬。”
野人山?吴吉心里咯噔一下。那地方他太熟悉了,当年部队在那里搞过拉练,山高林密,毒虫猛兽遍地,还有不少未爆的地雷和炮弹,当地人都把那里叫“死亡之谷”。古滇国更是神秘,历史上只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过零星记载,没人知道他们的墓葬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吴吉把照片递回去,语气平淡。他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只想赚点钱,安稳过一辈子。
“因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赵建军盯着他的眼睛,“你是老山下来的侦察兵,熟悉边境地形,会开车、会用枪,还懂丛林生存。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我们查到,当年你在老山误食草药后,身体素质发生了异变。这次的任务,需要你这样的人。”
吴吉心里一惊。他以为自己的秘密没人知道,没想到部队竟然掌握了情况。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任务是什么?就我一个人?”
“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小组。”赵建军说,“除了你,还有三个成员,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你们的任务是进入野人山,找到绿色坟墓的小队,阻止他们盗掘古墓,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吴吉挑了挑眉,“就是可以开枪杀人?”
赵建军没有回避:“他们是跨境犯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