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章 尸易无限(215)(2 / 7)

加入书签

在这,肯定会激动得跳起来!”胖子拿起一把青铜剑,剑刃依然锋利,“这些兵器保存得太好了,简直像刚铸造出来的一样!”我们开始清点文物,发现宝库分为兵器区、粮食区和文书区,粮食区的陶罐里还残留着碳化的谷物,文书区的竹简上记载着楚国的军事策略和农业技术。

就在我们准备记录文物位置的时候,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鬼市”的人!他们举着手枪,围了上来:“把钥匙和文物留下,饶你们不死!”为首的男人脸上带着狞笑,手里的枪对着我的胸口。

“别做梦了!”父亲将镇墓剑横在胸前,“这些文物是国家的,绝不能让你们偷走!”胖子突然从背包里拿出烟雾弹,拉开保险扔在地上,白色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我们趁机冲向宝库的另一个出口,那里有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沮漳河岸边。

“鬼市”的人在后面追,枪声在地下空间里回荡。我们沿着通道跑,通道尽头的出口被一块巨石堵住,胖子用洛阳铲拼命砸石头,却只留下几道痕迹。“怎么办?”我着急地问,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父亲突然想到了什么,将镇墓剑插入通道墙壁的凹槽里,再用玉钥匙转动,墙壁上突然出现一道暗门,暗门后面是一条地下水道,水流湍急,通向沮漳河。“快进去!”父亲率先跳进水道,我和胖子紧随其后,冰冷的河水瞬间没过胸口,我们顺着水流往前游,身后的枪声渐渐远去。

游了大概二十分钟,我们从沮漳河的一处浅滩上岸,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远处传来警笛声,是我们之前联系的荆州文物局和派出所的人赶到了。我们指着地下宝库的方向,告诉他们“鬼市”的人还在里面,警察立刻组织警力,包围了遗址。

后来我们听说,“鬼市”的人在地下宝库里负隅顽抗,最终被全部抓获,缴获了大量被盗的文物。地下宝库的文物被分批运往荆州博物馆,经过修复后,举办了专门的“楚幽王明器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展开展的那天,我们站在镇墓剑的展柜前,看着络绎不绝的观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小苏,你看,这些文物能被更多人看到,了解楚国的历史,咱们之前的辛苦都值了。”胖子手里拿着一张参观券,上面印着地下宝库的照片:“以后咱们还得继续保护文物,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古墓和宝库等着咱们去发现呢!”

就在我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文物局的专家找到我们,手里拿着一块从“鬼市”成员身上搜出的玉佩,玉佩上的纹路和父亲的“岳府”玉佩相似,但上面刻着“宋室遗藏”四个字。“这玉佩可能和南宋的宝藏有关,”专家严肃地说,“‘鬼市’的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组织,他们在寻找各个朝代的皇家秘藏,咱们得继续警惕。”

我们接过玉佩,看着上面的纹路,心里明白,保护文物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下一个目标,或许就是南宋的宝藏,而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前方有多少危险,我们都会继续前行,守护好每一件国宝,让它们永远留在祖国的土地上。

几天后,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浙江杭州——根据史料记载,南宋的皇家秘藏可能藏在西湖附近的一座古墓里。火车缓缓驶出荆州站,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我看着手里的“宋室遗藏”玉佩,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新的冒险已经开始,而我们,会带着对文物的敬畏和守护的决心,一直走下去。

火车驶入杭州城时,正赶上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西湖笼罩在薄雾里,像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我们背着简单的行囊,直奔浙江省文物局——早在出发前,就和这里的周局长联系过,他手里握着几份关于南宋皇家秘藏的古籍抄本,据说是从杭州地方志办公室整理的残卷里发现的。

周局长的办公室堆满了古籍,案头摊开的一份抄本上,用小楷写着“绍兴十六年,高宗命内侍省造石匮,藏宗器于西湖三潭印月之下”。他指着这句话,眉头紧锁:“三潭印月是西湖着名景点,游客常年密集,要是秘藏真在那咱们得格外小心。”

父亲接过抄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石匮’是宋代皇室用来存放重器的石制柜子,一般会有三重机关,防盗性极强。而且三潭印月是人工岛,当年修建时可能特意改造过地形,秘藏的入口未必在岛上,说不定在周边水域的水下。”

胖子突然拍了下手:“我想起个事!去年我来杭州玩,听船老大说,三潭印月附近的水域,每到月圆之夜,水下会有红光闪烁,有人说是湖里的鱼群,也有人说是‘水鬼’,现在想来,说不定是石匮上的鎏金反射的光!”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们决定当晚就去西湖水域探查。周局长给我们安排了一艘工作船,船上配备了水下探测仪和潜水装备。夜幕降临后,工作船悄悄驶到三潭印月附近的水域,湖面平静无波,只有三个石塔的倒影在水里晃动。

胖子操作着水下探测仪,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异常的金属信号:“在水下五米处,有一个不规则的金属物体,体积很大,像是个柜子!”我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