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尸易无限(207)(2 / 7)

加入书签

,就算是纪念剑,也是非常珍贵的蜀汉文物,对研究蜀汉的军事文化和民间信仰有重要意义。”

回到天回山发掘现场后,我们把追回的文物小心地进行了清理和登记,然后开始清理东耳室和西耳室。东耳室里存放着大量的竹简和文书,大部分都是蜀汉的行政文书,包括赋税记录、户籍登记、官员任免等,其中一卷文书还记载了蜀汉与东吴的外交往来,说“建兴元年,遣使者赴吴,重申盟约,共拒曹魏”,建兴元年是公元223年,也就是刘禅即位的第一年,这文书能补充蜀汉与东吴的外交史。

西耳室里则存放着一些生活用具和武器,有陶瓷壶、青铜镜、铁矛、弓箭等,其中一件青铜镜上刻着精美的“花鸟纹”,镜背上还刻着“君宜高官”四个字,是蜀汉时期常见的吉祥纹饰。老烟枪在西耳室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漆盒,里面装着几枚蜀汉的铜钱,铜钱上刻着“直百五铢”四个字:“这是蜀汉的货币,‘直百五铢’一枚能当一百枚五铢钱用,是刘备在益州时期铸造的,用于解决军费问题。这些铜钱保存得很完整,能看出当时的铸造工艺。”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我们对这座蜀汉尚书令墓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根据出土的文物和竹简记载,墓主人名叫“费祎”(与蜀汉后期的名臣费祎同名,但非同一人),是蜀汉前期的尚书令,曾辅佐刘备、诸葛亮治理蜀汉,参与过诸葛亮的北伐筹备工作,在蜀汉政权中地位显赫。他的墓葬规模宏大,陪葬品丰富,不仅有大量的行政文书和军事资料,还有精美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生活用具,全面反映了蜀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

在发掘工作结束的那天,四川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当地的官员、考古专家和村民都赶来参加。王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四川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的奖牌,还邀请我们参加蜀汉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蜀汉历史文化的瑰宝,”王局长在庆祝仪式上说,“我们打算在成都博物馆举办一场‘蜀汉文明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文化,了解诸葛亮治理蜀汉的功绩,了解四川地区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王局长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将展示区分为“蜀汉政治”“军事北伐”“经济民生”“文化艺术”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蜀汉政治”区还原了蜀汉的尚书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摆放着仿制的文书和印章;“军事北伐”区展示了青铜剑、铁矛和诸葛亮北伐的军事部署竹简,还制作了一个小型的北伐路线沙盘;“经济民生”区则陈列了蜀锦图案的青铜灯、“直百五铢”铜钱和稻谷种子,让观众能直观地感受蜀汉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区展示了蜀汉的陶瓷器、青铜镜和书法竹简,展现了蜀汉的文化艺术水平。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蜀汉历史年表、诸葛亮北伐路线图和蜀汉行政机构示意图,让观众能更清楚地了解蜀汉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竹简拼接体验区”,准备了仿制的竹简和绳子,让观众亲手拼接竹简,感受古代文书的制作过程,很多小朋友都围着体验区,兴奋地拼接着竹简,时不时还向阿贵请教竹简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老烟枪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蜀汉草药园”,种植了蜀汉时期常见的艾草、金银花、薄荷、甘草等植物,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植物在蜀汉时期的用途——比如艾草用于驱蚊和入药,金银花用于清热解毒,薄荷用于清热解暑,甘草用于调和药性,让观众了解蜀汉时期的医药文化和生活方式。他还经常在草药园里给观众讲解草药的知识,很多观众都听得津津有味,还会向他请教一些简单的草药使用方法。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工作,他每天都会提前来到博物馆,仔细检查每一个展柜的锁具和玻璃,确保文物的安全。他还会在展厅里巡逻,向观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遇到有观众靠近展柜太近或者想用手触摸展柜,他都会耐心地提醒:“这些文物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非常脆弱,咱们得小心保护,让它们能流传给更多的人看。”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了多场“蜀汉文化进校园”活动,带着仿制的蜀汉文物和竹简,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解蜀汉的历史故事,比如诸葛亮北伐、赵云救主、刘备三顾茅庐等,孩子们都听得格外认真,还会积极地提问,胖子也会一一耐心解答,很多孩子都表示长大后想当考古学家,去发掘更多的古代文物。

经过六个月的紧张筹备,“蜀汉文明特展”终于如期举办。开展那天,成都博物馆里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考古专家、历史学者和三国文化爱好者都齐聚一堂,共同欣赏蜀汉文物的魅力。展厅里,观众们驻足在每一件文物前,认真地听着讲解,时不时发出惊叹声。有的观众在“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