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尸易无限(172)(6 / 8)

加入书签

不定还有更多文物没发现。”

吴老狗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妖楼已经守护了这些秘密千年,不差这一时。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文物保护好、研究透,等以后条件成熟了,我们再回去也不迟。而且九层的机关已经被触发,现在进去太危险,得先派人去勘察,制定好安全方案才行。”

众人一路聊着,傍晚时分终于回到了格尔木。刚进市区,就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公安干警已经在门口等候,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文物搬进特制的运输箱,小心翼翼地送上文物保护车。博物馆馆长握着吴老狗和吴贤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太好了!这些文物能安全回来,你们立了大功!我们已经联系了全国最好的文物修复专家,明天一早就开始修复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吴贤和爷爷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的修复室里。看着专家们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清理竹简上的污垢,用特制的胶水修补典籍的裂缝,吴贤心里既敬佩又感动:“原来保护文物这么复杂,比我想象中难多了。”

吴老狗笑着说:“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修复它们就像在和古人对话,一点都不能马虎。当年我在妖楼里,看到有些竹简被老鼠咬坏,心里别提多疼了,只能尽量把碎片收起来,希望有一天能有人修复它们。现在好了,这些宝贝终于能得到好好照顾了。”

一周后,第一批修复完成的竹简对外展出,博物馆里挤满了参观的人。吴贤和爷爷站在展柜前,看着游客们对着竹简上的文字啧啧称奇,听着讲解员介绍这些竹简记录的汉代西域生活,心里满是自豪。有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这些字是谁写的呀?他们以前也像我们一样生活吗?”

吴贤蹲下来,笑着说:“这些字是千年前的西域人写的,他们也会种地、放牧,还会和中原的人做买卖,就像我们现在和朋友分享东西一样。”小朋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满是好奇。吴老狗看着这一幕,轻声对吴贤说:“你看,这就是保护文物的意义,不仅要留住历史,还要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就在这时,李建国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老吴,吴贤,有个好消息!国家文物局听说了我们的发现,决定成立‘九层妖楼专项保护研究小组’,还批准我们下个月再去妖楼进行一次系统性勘察,这次会派专业的地质勘探队和工程队一起去,帮我们加固妖楼的结构,清理九层的坍塌物。”

吴贤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们是不是能再去九层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和不死泉有关的线索!”

李建国点点头:“不过这次主要是勘察和保护,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冒然探索了。而且国家文物局还特别强调,要做好生态保护,不能破坏妖楼周围的环境,毕竟罗布泊的生态很脆弱。”

接下来的一个月,研究小组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地质专家多次前往罗布泊,用无人机和探测仪对妖楼的结构进行扫描,绘制出详细的地质结构图;工程队则准备了加固用的钢材和防水材料,确保勘察过程中妖楼不会再次坍塌;文物保护人员也提前准备好了应急保护设备,以防遇到新的文物需要现场处理。

出发前一天,吴贤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之前在格尔木遇到的那位铁匠师傅寄来的——里面是一把小巧的青铜钥匙,和他脖子上挂着的那把很像,钥匙上刻着“守护”两个字。附言里写着:“小伙子,听说你们还要去妖楼,这把钥匙是我用剩下的红铜和锡做的,希望能保佑你们平安,继续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吴贤紧紧握着钥匙,心里暖暖的。他把钥匙挂在脖子上,和爷爷的铜哨、铜钥匙放在一起,感觉像是多了一份力量。

第二天一早,专项研究小组的车队出发了。这次的规模比上次更大,除了考古队,还有地质队、工程队和文物保护队,一共二十多辆车,浩浩荡荡地驶向罗布泊。吴老狗作为向导,坐在第一辆车里,手里拿着最新绘制的地质图,不时和地质专家讨论着妖楼的结构问题。

经过一天的行驶,车队终于抵达九层妖楼附近。工程队立刻开始搭建临时营地,地质队则拿着探测仪,围绕妖楼进行实地勘察。吴贤和李建国一起,走到妖楼入口前,看着熟悉的洞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明天工程队会先加固入口和前几层的结构,清理坍塌的石块,”李建国说,“我们得等他们完成工作,才能进去勘察九层。这次一定要小心,不能再触发机关了。”

吴贤点点头,目光投向妖楼深处,仿佛能看到九层的不死泉还在静静流淌。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不死泉可能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对身体有好处,但也可能有危险。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弄清楚不死泉的秘密,还要看看九层里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文物。

接下来的三天,工程队一直在忙碌。他们用钢材加固了妖楼的入口和前几层的墙壁,清理了九层入口处的坍塌物,还在通道里安装了临时照明和通风设备,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地质队则通过探测仪发现,妖楼的地基很稳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