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4章 尸易无限(149)(3 / 6)
点点剥离表层土壤。砂岩层虽然坚硬,但土壤层很松散,一不留神就会带起大块泥土。苏晓的动作格外轻柔,她爷爷的笔记里提到过金沙遗址的文物多为金、玉材质,脆弱易损,所以她每刮一下都要仔细观察,生怕错过任何细小的痕迹。
挖到中午时分,林野的竹片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发出轻微的“咔嗒”声。“有东西!”他赶紧停下,用软毛刷小心清理周围的泥土——随着泥土逐渐剥离,一片金黄色的边缘渐渐显露出来,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光。“是金器!”苏晓激动地叫出声,郑队长赶紧过来,让大家放慢速度,用更精细的工具清理。
下午两点多,完整的器物终于显露出来——一个直径约三十厘米的圆形金盘,盘中央是一只展翅的太阳鸟,鸟的翅膀上刻着复杂的纹路,和苏晓爷爷笔记里的图案一模一样,金盘边缘还镶嵌着几颗细小的绿松石,虽然有些已经脱落,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是‘太阳神鸟金盘’!比之前出土的金箔大好几倍,还镶嵌了绿松石!”郑队长激动得声音都在抖,赶紧让队员拿来恒温恒湿的保护箱,“快,小心点放进去,避免氧化!”
就在大家忙着把金盘放进保护箱时,苏晓突然指着金盘下方:“你们看,玉质的碎片渐渐显露出来,碎片上刻着和星图上一致的符号。“是玉片!上面的符号和星图能对上!”林野小心地把玉片捡起来,放在放大镜下观察,“这些符号连起来,好像是一段文字,说不定能解读出‘太阳鸟秘藏’的用途!”
接下来的几天,考古队把金盘和玉片送到了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检测和修复。林野和苏晓也跟着帮忙,苏晓负责整理玉片上的符号,林野则对照星图和爷爷的日记,尝试解读符号的含义。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解读出了部分文字——“太阳鸟者,古蜀天祭之器,祭时以金盘承日,玉片为引,可通天地,得先祖之佑。”
“原来这金盘是祭祀用的礼器!”苏晓兴奋地拿着解读结果去找郑队长,“古蜀人用金盘承接阳光,再通过玉片上的符号沟通天地,举行祭祀仪式,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金盘上的太阳鸟翅膀有这么复杂的纹路了——那些纹路可能是‘通神’的符号!”
郑队长看着解读结果,连连点头:“太重要了!这不仅填补了古蜀祭祀仪式的空白,还能和三星堆的祭祀文化联系起来,证明古蜀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咱们得继续挖掘,看看周围还有没有其他的祭祀器物,说不定能找到完整的祭祀组合。”
就在挖掘工作顺利进行时,意外发生了——一天下午,考古队的保安突然跑过来报告,说有几个可疑人员在勘探区外围徘徊,手里拿着相机,像是在偷拍。郑队长立刻让队员们暂停挖掘,把已发现的文物转移到实验室,同时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
林野和苏晓跟着郑队长来到勘探区外围,远远看到几个穿着休闲装的人在围栏外转悠,手里的相机镜头一直对着挖掘坑。“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游客,动作太刻意了。”苏晓小声说,手里的青铜罗盘突然颤动起来,指针指向那几个人的方向,“罗盘有反应,他们身上可能有和文物相关的东西!”
郑队长立刻让保安过去询问,那几个人看到保安,转身就想跑,但很快被赶来的警察拦住。经过检查,警察在他们的背包里发现了几张金沙遗址的勘探地图,还有一些青铜残片——正是之前三星堆考古队丢失的文物残片!“是上次抢青铜盒的文物贩子同伙!”林野恍然大悟,“他们肯定是冲着‘太阳神鸟金盘’来的,想偷挖文物卖到国外!”
警察把可疑人员带走后,郑队长松了口气:“幸好发现得早,不然文物就危险了。咱们得加强安保,24小时有人巡逻,同时加快挖掘进度,尽快把所有文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接下来的一周,考古队在加强安保的同时,加快了挖掘速度。林野和苏晓每天都在挖掘现场帮忙,他们的青铜罗盘成了“文物探测器”,每当靠近有文物的区域,罗盘就会颤动,帮考古队精准定位。在罗盘的帮助下,考古队又发现了几件重要的文物——一对玉璋,上面刻着和金盘一致的太阳鸟纹路;一个青铜容器,里面装着一些碳化的谷物,可能是祭祀时用的供品;还有几枚玉璧,边缘刻着星图上的符号,显然是祭祀组合的一部分。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金盘出土位置的正下方,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方形的石匣,石匣里装着一卷用丝绸包裹的竹简——虽然丝绸已经腐朽,但竹简保存完好,上面用墨写着一些文字,经过专家解读,这些文字是古蜀人记录的祭祀流程,详细描述了如何用“太阳神鸟金盘”举行祭祀仪式,甚至提到了“三星堆与金沙同源,共承古蜀之脉”,证明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同属古蜀文明,解开了困扰考古界多年的谜团。
“这竹简太重要了!”郑队长拿着竹简的照片,激动地说,“它不仅证明了三星堆和金沙的传承关系,还为我们还原了古蜀人的祭祀活动,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挖掘工作结束后,考古队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