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3章 尸易无限(148)(6 / 6)
的淤泥土,再慢慢往下挖。”
苏晓蹲下来,用手轻轻触摸土壤:“这土很湿润,里面还掺着些细小的贝壳,说明这里以前确实是河道。文物在这种环境里能保存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就是不知道金属信号源会不会生锈。”林野则拿出罗盘,在标记线周围走动,每走几步就停下来观察指针的变化——当他走到中央位置时,罗盘的震动突然变强,指针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地下的文物。
“就是这里!”林野肯定地说,“指针的反应最强,秘藏应该就在这下方一米左右的位置,周围的玉质信号可能是围绕着秘藏排列的,形成了一个保护圈。”小周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我明天就按照这个位置调整挖掘方案,先从周围的玉质信号开始清理,再慢慢靠近中央的秘藏,这样能最大限度保护文物。”
晚上,工作站的食堂里热闹非凡。队员们围着林野和苏晓,好奇地问起三星堆青铜盒和星图的事,林野把星图照片拿出来,指着上面的未知坐标:“这些坐标可能对应着其他未被发现的古蜀文明遗址,等我们完成金沙遗址的挖掘,说不定能顺着星图找到更多的历史线索。”
小周兴奋地说:“要是能找到新的遗址,咱们就能更完整地还原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了!之前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到现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它的制作工艺、象征意义,要是秘藏里有相关的文物,说不定能解开这些谜团。”
苏晓也笑着说:“我爷爷以前总说,古蜀文明是‘藏在历史里的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挖掘、去解读。咱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在传承这份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古蜀文明的辉煌。”
第二天一早,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林野和苏晓穿着防水服,跟着队员们一起清理表层土壤。淤泥土又湿又黏,一铲子下去就会粘在工具上,大家只能用小竹片一点点剥离,手指很快就被泡得发白。李馆长在一旁指挥,手里拿着喷雾器,时不时往土壤上喷水,保持湿度,防止文物干裂。
挖到上午十点左右,小周突然喊起来:“这里有东西!”大家赶紧围过去,只见他用竹片轻轻拨开泥土,一片淡绿色的玉璧边缘渐渐显露出来。“是玉璧!”李馆长激动地说,“小心清理,别碰坏了玉璧的纹饰!”
林野和苏晓蹲在旁边,屏住呼吸看着——随着泥土一点点被扫去,完整的玉璧展现在眼前,玉璧的表面刻着细密的云雷纹,边缘还有几个小小的钻孔,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细微的腐蚀痕迹,但整体保存完好。“这玉璧的纹饰和三星堆出土的很像,说明金沙和三星堆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林野忍不住说道。
苏晓也补充道:“我爷爷的笔记里说,金沙遗址的玉器工艺是在三星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件玉璧的钻孔工艺更精细,应该是金沙中期的作品,用来守护秘藏的可能性很大。”
接下来的两天,挖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队员们陆续清理出了三件玉璧、两件玉琮和一件玉璋,都围绕着中央的信号源排列,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礼器圈”。每一件玉器都刻着不同的纹饰,玉琮上的兽面纹、玉璋上的鱼纹,都与古蜀文明的图腾息息相关。
↑返回顶部↑